特斯拉(Tesla)在自動駕駛出行領域迎來新對手——共享用車平台元老Uber決定投入數億元美元,攜手電動汽車製造商Lucid集團及自動駕駛技術創企Nuro,共同打造高端Robotaxi出行服務的車隊體系。
美東時間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Uber宣布與Lucid及Nuro結成戰略聯盟,計劃於2026年下半年在美國主要城市首發高端Robotaxi服務,未來六年內將鋪開不少於2萬輛搭載Nuro先進Level 4自動駕駛系統的Lucid Gravity SUV車型。此合作結合了Lucid業界領先的軟件定義車輛架構、Nuro成熟的自動駕駛硬軟件平台,以及Uber遍布全球的動態車隊管理網絡。
Uber將分別向Lucid及Nuro投資數億元美元,其中包括對Lucid的約3億美元投資。Lucid表示,資金將用於升級其生產線,使Nuro的自動駕駛系統能無縫集成到Gravity電動SUV當中。媒體披露,Uber對Nuro的投資甚至高於對Lucid的規模。
聯盟消息公布後,Lucid股價週四大幅跳升31%,當天早盤一度漲幅超過47%,收盤依然上漲36%。相較之下,Uber股價當日震盪,先漲近1%,後轉跌10%。市場分析認為,Lucid此次股價上揚反映了市場對Robotaxi商業化前景的樂觀期待。
Lucid首席執行官Marc Winterhoff指出,首批搭載Nuro技術的Robotaxi原型車已在Nuro位於拉斯維加斯的封閉賽道完成路測,顯示該服務已接近商用部署階段。
三方打造高端Robotaxi生態
根據提交給美國證監會(SEC)的文件顯示,Uber將採購並營運配備Nuro Driver自動駕駛技術的Lucid Gravity SUV,初期於2026年下半年在一個尚未公開的美國大城市投入服務,並計劃未來六年內逐步擴展至多達兩萬輛Robotaxi車隊。
Winterhoff表示,Uber選用Lucid SUV車型,是因為Lucid能夠在生產線內部直接整合Nuro的自動駕駛硬件設備,實現高效量產。Nuro的軟件系統將由Uber在收購配備後負責安裝與維護。
目前,由Lucid與Nuro合作開發的Robotaxi原型車已在拉斯維加斯封閉測試場地進行營運,並正於持續加深與Uber在Robotaxi技術及商業化上的協作探討。
投資策略聚焦合作模式轉型
此次大規模投資突顯Uber戰略重心的轉變。Uber自創始CEO Travis Kalanick任內主推自研自動駕駛技術,現已轉向與專業自動駕駛企業合作並加大資金投放,加速Robotaxi出行市場擴張。
現任CEO Dara Khosrowshahi曾公開表示,Uber已向Aurora Innovation等自動駕駛貨運及乘車服務商投入股權資本,未來將繼續支持多個自動駕駛生態合作夥伴,促進Robotaxi業務落地。
通過此次與Lucid及Nuro的聯合,Uber希望快速擴大其自動駕駛叫車平台的影響力。除與Lucid及Nuro合作外,Uber還與Waymo、大眾汽車集團等數十家自動駕駛及汽車製造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並宣布在中國市場聯手百度推動Robotaxi服務覆蓋。
市場競爭激烈 產品及產能壓力不容忽視
Robotaxi市場正加速競爭。特斯拉近期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推出Robotaxi服務;Waymo則在美國多地快速擴大自動駕駛營運規模。Lucid本次與Uber及Nuro合作,重點推動高端Robotaxi服務,在美國及全球市場尋求突圍。
對Lucid而言,此合作提升了其Gravity SUV車型的市場價值。Lucid力爭成為美國純電動汽車製造商中少數成功大幅提升產量的企業,目標2025年將生產車輛數量翻倍,達到約2萬輛水平。
CEO Winterhoff強調,Robotaxi合作是公司從純電動汽車技術領先者轉型為多元商業模式參與者的重要里程碑,預計六年內將帶來顯著變化,成為公司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不過,Lucid股價自2021年疫情初期高點已回落逾95%,公司仍面臨包括價格戰、市場需求波動及生產供應鏈壓力等挑戰。
參考資料:Uber Inc.官方新聞稿、Lucid Motors季度財報、CNBC財經報導、洛杉磯時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Uber與Lucid及Nuro宣布戰略聯盟並投入數億美元,計劃於未來六年內部署超過2萬輛高端Robotaxi,涵蓋自動駕駛技術與電動車製造的重大商業合作,將加速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市場的商業化進程。
影響範圍: 全球 — 涉及美國主要城市首發,並計劃擴展至全球多個市場。
影響時長: 中長期 — 3至12個月內啟動服務,並在12個月以上形成結構性市場變革。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於Lucid股價大幅上漲(約36%至43%),但整體Robotaxi商業化潛力仍被市場低估,尤其Uber的多方合作策略及Nuro技術投入顯示未來成長空間廣闊。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關注Lucid Motors(NASDAQ: LCID)股價因合作消息帶來的波動與反彈機會,利用消息帶動的市場熱度進行短期交易。
- 中線 (3-12個月):投資於Uber Technologies Inc.(NYSE: UBER),受益於其多元Robotaxi合作擴展及全球市場布局,尤其在美國及亞洲市場的增長潛力。
- 長線 (12個月以上):配置涉及自動駕駛及電動車生態系的相關ETF,如Global X Autonomous & Electric Vehicles ETF(DRIV),捕捉自動駕駛技術與電動車產業的結構性成長。
風險:
- 技術與監管風險:Level 4自動駕駛技術仍面臨安全、法律及監管審批挑戰,可能影響部署時程及市場接受度。
- 市場競爭激烈:Tesla、Waymo及其他自動駕駛企業均積極推進Robotaxi,市場份額競爭激烈,可能壓縮利潤空間。
- 供應鏈及生產壓力:Lucid仍面臨生產規模擴張及供應鏈波動風險,影響車輛交付及盈利能力。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Uber採取合作而非自建自動駕駛技術,降低技術及資本風險,策略更為靈活,未來有望成為Robotaxi平台領導者。
- 亦有觀點指出,Robotaxi的商業模式及盈利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需關注用戶接受度及城市交通政策變化對推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