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與恆瑞深度合作 加速COPD創新藥布局

2024年7月28日,恆瑞醫藥與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多達12款創新藥物,核心產品為一款處於臨床一期的吸入式PDE3/4抑制劑HRS-9821,主要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維持治療。

該藥物展示出具有”同類最佳”的潛力,並預計以乾粉吸入劑劑型推向市場,這與目前美國FDA於2024年6月批准的維羅納藥業(Verona Pharma)旗下Ohtuvayre的液態懸浮劑有顯著區別。GSK為此支付恆瑞5億美元的預付款,合作總額如達成里程碑將高達120億美元,且包括權利金分成。

COPD為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病程複雜且治療手段有限,長期以來藥物多聚焦於緩解症狀,而無法逆轉肺功能下降。此次合作意味著雙方在COPD藥物的創新上正迎來新的突破契機,特別是在精準治療及生物製劑領域的投入。

近年來,GSK在COPD治療上陸續推出新產品,包括2024年獲FDA批准的IL-5抗體Nucala(美泊利珠單抗),此藥針對嗜酸性粒細胞型COPD患者,顯著降低急性加重發生率,持續推動呼吸系疾病領域的標準升級。

與此同時,賽諾菲/再生元的Dupixent於2024年亦取得歐盟與美FDA對COPD新適應症的認可,展現生物藥物在COPD市場的成長潛力。阿斯利康則於2024年展示其生物製劑Tezspire(泰斯倍)在COPD廣泛患者群中的潛在療效,並積極準備三期臨床試驗。

2024年6月,美國藥廠默克(Merck & Co.)以逾100億美元收購維羅納藥業,加速推進首款吸入式COPD維持治療藥物Ohtuvayre的全球市場戰略,此藥物目標覆蓋廣泛COPD患者,有望成為未來市場主力。

中國本土生物製藥企業亦積極追趕,四川科倫生物技術公司于2024年申請用於COPD治療的新藥優先審評,體現中國企業在該領域的研發熱情和市場野心。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統計,2024年全球哮喘及COPD藥物市場規模約為923億美元,預計未來六年以約9.2%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擴大,至2030年達約1552億美元。美、歐、日等七大市場(7MM)COPD藥物銷售於2023年約為115億美元,預計2033年可增至308億美元,反映該領域持續的商機和投資熱度。

在香港,吸入式及呼吸系統藥物的市場亦穩定成長,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900萬美元。隨著新藥不斷上市及患者認知提升,市場活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此次恆瑞與GSK的合作,是繼GSK、默克、賽諾菲、阿斯利康等跨國藥廠爭先布局COPD創新藥市場的新篇章,顯示生物製劑和新機制抑制劑將成為未來COPD治療改革的重要推手。

截至2025年,恆瑞旗下HRS-9821臨床試驗正持續推進,GSK則借助其全球研發與市場網絡,計劃將該藥物及其餘11個項目推向全球市場(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除外)。這不僅為雙方帶來資本及技術雙重利好,也為COPD患者提供更多優質的治療選擇。

參考資料:GSK官方新聞稿、Fierce Biotech、《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市場分析報告、GlobalData行業預測、AstraZeneca及Sanofi官方發佈、Verona Pharma及默克公告、四川科倫生物技術企業資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GSK與中國恆瑞醫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獲得創新COPD吸入劑HRS-9821的全球(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除外)獨家授權,並計劃開發多達12款創新藥物。此舉與Verona Pharma新藥Ohtuvayre(2024年6月美國FDA批准)及Merck以100億美元收購Verona,加速COPD維持治療藥物市場的布局密切相關。COPD全球市場規模2024年約200億美元,預計2030年達15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5-9%。生物製劑如GSK的Nucala、AstraZeneca的Dupixent(2024年美國FDA批准COPD適應症)、AstraZeneca/Amgen的Tezspire等均在推進中,顯示COPD治療領域正迎來結構性轉型。
影響範圍: 全球(涵蓋中國大陸、香港及亞太市場)、美國及歐洲主要市場。
影響時長: 中長期(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因涉及藥物臨床開發、市場推廣及產業併購整合,影響持續且深遠。
市場敏感度: 部分事件(如Ohtuvayre FDA批准)已部分反映在股價,惟GSK與恆瑞合作規模及潛力仍被市場低估,尤其中國及亞太市場的擴張潛力。Merck收購Verona及生物製劑COPD藥物管線的快速推進,提升市場對COPD創新藥物的期待。

投資策略:

  • 中線(3-12個月):關注GSK(LSE/NYSE: GSK)因與恆瑞合作擴大COPD創新藥物管線,預計推動其呼吸系統特藥業務增長;留意恆瑞醫藥(中國A股:600276)在COPD及呼吸系統藥物領域研發及市場拓展的進展。
  • 中線至長線(3-12個月及12個月以上):關注美國Merck(NYSE: MRK)完成對Verona Pharma(NASDAQ: VRNA)的收購,強化其COPD藥物組合,尤其Ohtuvayre的市場潛力,隨著銷售快速增長,預期將成為未來增長動力。
  • 長線(12個月以上):布局生物製劑領域龍頭AstraZeneca(LSE: AZN),其Dupixent已獲美國及中國FDA批准用於COPD,且Tezspire等候審產品有望成為未來市場重要增長點。
  • 行業ETF建議:可考慮涵蓋全球生物製藥及醫療創新龍頭的ETF,如iShares Nasdaq Biotechnology ETF (IBB)、SPDR S&P Biotech ETF (XBI)等,受益於COPD及呼吸系統疾病創新藥物推廣。
  • 地區配置:重點關注中國及亞太市場呼吸系統藥物市場快速增長,受益於人口老齡化及環境因素導致COPD患病率上升。

風險:

  • 臨床試驗風險:合作藥物如HRS-9821仍處於臨床階段,存在研發失敗或安全性問題的風險。
  • 監管風險:COPD生物製劑市場競爭激烈,FDA及各國藥監部門的審批及市場准入政策變化可能影響上市時間及銷售。
  • 市場競爭風險:多家跨國藥企積極布局COPD藥物,市場份額競爭激烈,價格壓力及專利挑戰可能影響盈利能力。
  • 宏觀經濟及匯率風險:全球經濟波動及匯率變化可能影響跨國藥企業績表現。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COPD市場雖具高成長潛力,但短期內新藥推廣及市場教育需時,投資者應關注藥物臨床及商業化進展。
  • 有觀點指出,中國市場呼吸系統藥物尚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政策支持及醫療體系完善將進一步推動市場擴大,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