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Q3業績亮眼 強調AI投資持續擴大 受惠iPhone及Mac銷售增長

蘋果公布2025財年第3季(2025年6月季度)業績,收入達94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0%,創下近三年半新高。iPhone和Mac銷售表現強勁,推動整體業績提升。同時,毛利率維持在高端水平,約46%-47%。

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電話會議中強調,人工智能(AI)是現代最深刻的技術之一,蘋果將大幅增加在該領域的投資,並積極推進相關發展路線圖,持續加快AI產品的開發進程。

財務長凱文·帕雷克(Kevan Parekh)表示,資本支出的增加主要源自於與AI相關的投資,蘋果採用混合策略,既投入第一方數據中心,也利用第三方基礎設施,預計資本支出將繼續保持提升,但不會顯著反映在指標層面。

iPhone與Mac銷售帶動收入增長

本季收入增長核心來自iPhone和Mac產品線。根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Worldpanel的數據,iPhone在美國、中國城市、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均為最暢銷機型,美國市場客戶滿意度達98%。Mac業務收入達80億美元,同比增長15%,主要得益於搭載M4晶片的MacBook Air的強勁表現。蘋果持續擴大向Apple Silicon轉型,提高產品性能。

AI收購持「非常開放」態度

凱文·帕雷克指出,蘋果對能協助加速其AI產品路線圖的收購保持「非常開放」態度,與此同時,公司不固守任何固定規模的企業收購,現階段聚焦擴大AI的投入與技術整合。

蘋果正致力於打造更個性化的Siri,並計畫於明年推出相關新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和語音功能的智能化水平。此外,蘋果已釋出超過20項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涵蓋視覺智能、清理工具及強大的寫作助手等,持續推動AI生態系統升級。

關稅影響及消費需求十分快速

蘋果預計本季度關稅成本約為11億美元,主要來自此前報告的10億美元水平,關稅走勢仍存不確定性。消費需求方面,蘋果在iPhone和Mac產品類別的消費支出集中,且在美國市場尤為明顯,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服務業務收入突破2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創歷史新高。Apple TV+觀看人數同比增長顯著,並榮獲81項艾美獎提名,展示平台強大的內容競爭力和用戶黏性。

地區市場表現與未來展望

蘋果於全球逾二十個國家和地區創下6月季度收入紀錄,涵蓋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西歐、中東、印度及南亞等市場。庫克表示,公司正密切監察中國及印度市場的動態,並加速推進供應鏈多元化努力。

作為全球領先的筆記本電腦品牌,Mac系列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銷量創新高,MacBook Air與Mac Mini尤為暢銷。iPad本季收入約66億美元,因iPad Air和iPad Pro產品更新,客戶滿意度高達98%。此外,蘋果可穿戴設備、家居及配件收入達74億美元,同比略降,仍為重要增長點。

蘋果AI戰略持續推進

蒂姆·庫克重申,公司將AI視為核心技術,努力打造深度個性化、私隱受保護且無縫集成於平台內的AI功能。蘋果正加快投資力度,包括自建數據中心與採用混合策略,以支援AI功能開發和高效運行。

蘋果近期收購約七家公司,涵蓋多個行業領域,推動AI技術與實際產品的快速融合。公司對透過收購加速路線圖持開放態度,並持續擴大向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本支出。

財報電話會議重點問答摘要

面對分析師對升級率、資本支出以及關稅影響的詢問,庫克及帕雷克均表示,升級動力強勁,主因為產品實力與用戶需求增加。資本支出規模提升主要與AI相關。關稅影響尚不確定,蘋果正積極尋求應對方案以降低成本負擔。

庫克談到在中國市場的需求變化,強調iPhone 16系列及Mac等多款產品均實現持續增長,且新版本AI功能和服務有助於鞏固蘋果在當地的市場競爭力。

針對Siri和AI投資前景,庫克表示蘋果將於明年發布更具個人化和智能化的Siri功能,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與生態系統協同。他強調AI是蘋果未來發展的核心,並已建立專門團隊致力於此。

蘋果同時加強對供應鏈多樣化的策略調整,例如將部分iPhone生產從中國轉移至印度,Mac產品則主要來自越南。此舉旨在分散風險、維持生產連續性及成本控制。

庫克最後強調,蘋果在AI技術和參與度上將持續領先,並透過強大的產品組合及服務推動業績穩健增長,展望未來充滿信心。

參考資料:蘋果官方新聞發布、MacRumors、AppleInsider、Investopedia、Business Insider等公開財報與分析報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蘋果公司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強勁增長,尤其是iPhone和Mac銷售超預期,且明確宣布大幅擴大人工智能(AI)投資,涉及資本支出增加、產品路線及收購策略,對科技行業及相關市場影響深遠。
影響範圍: 全球 — 蘋果銷售遍及全球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AI投資及產品策略影響全球科技生態系統與供應鏈。
影響時長: 中長期 — 3-12個月的財報業績推動短中期股價及市場情緒,AI戰略與資本支出擴大為12個月以上的結構性趨勢。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於股價,但蘋果積極擴大AI投入及產品創新步伐仍被市場低估,未完全體現未來成長潛力。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關注蘋果(AAPL)財報利好帶動的股價反彈機會,利用市場對強勁iPhone及Mac銷售的積極反應短期布局。
  • 中線(3-12個月):投資於蘋果生態系統相關板塊,包括消費電子、半導體(如Apple Silicon晶片供應商)、及雲端服務ETF(例如Global X Cloud Computing ETF – CLOU),受益於蘋果AI產品線推進及服務收入創歷史新高。
  • 長線(12個月以上):聚焦人工智能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相關企業,因蘋果計劃大幅增加AI資本支出(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達140億美元),並加強美國本土製造和研發。可關注AI硬體、軟體及服務領域龍頭企業,並留意蘋果可能的AI相關併購機會。

風險:

  • 全球宏觀經濟波動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影響蘋果供應鏈穩定及消費需求,尤其中美貿易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 蘋果AI產品(如個性化Siri)推遲至2026年發布,可能影響短期市場期待與股價表現。
  • 競爭對手如谷歌、微軟在AI領域投入遠超蘋果,存在技術及市場份額被侵蝕風險。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蘋果AI投資雖積極,但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仍屬保守,且依賴混合策略(自建與第三方合作)可能延緩技術領先優勢。
  • 蘋果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印度和越南,有助於分散風險但短期內可能增加成本與供應鏈調整風險。
  • 蘋果服務業務持續創新與增長,尤其Apple TV+內容競爭力提升,有助於鞏固用戶生態系統並帶來穩定收入增長。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