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持續維持利率不變並上調通脹預期,但行長植田和男的表態被市場視為不夠鷹派,導致日元即時大幅走弱。投資者對央行近期加息預期下調,推動美元對日元匯率一度升破150關口。
日元在央行會議後曾一度強勢反彈,但植田和男強調貨幣政策調整不僅因通脹預期上升,通脹上修主要由食品價格推動,並表示日元走勢並未偏離央行預期,該態度令市場失望。
日元隨後反轉早前漲勢,下跌0.4%至150.04,刷新四個月以來最低水平。特朗普通過推動「對等關稅」新低政策,市場分析認為央行立場缺乏足夠鷹派信號,削弱了市場對短期內再度加息的期望。
植田和男表態令加息預期降溫
植田和男強調央行決策不會僅依財政年度消費者通脹預期來調整政策,指出通脹上修主要受食品價格推升,且日元匯率走勢符合央行預期。Pepperstone集團高級策略分析師Michael Brown表示,央行行長立場不甚鷹派,可能削弱市場對短期內再次加息的預期,顯示央行缺乏強烈加息意願。
昨夜指數期貨顯示今年內加息概率約66%,高於美日談判前的59%。儘管如此,央行審慎的態度仍令投資者感到失落。
美日貿易協議未能提振央行信心
據報導,日本與美國在關稅問題達成一致,美方將向日方徵收15%關稅。針對貿易協議帶來的政策複雜性,植田和男表明,貿易協議將使當前局面更易掌握未來數月關稅影響,但無法確定何時能完全衡量這些效應。
他補充,儘管協議減少了前景不確定性,但海外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依然很高,顯示央行面對外部衝擊仍維持審慎立場。
Marlborough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組經理James Athey評價,央行此舉正是對鷹派誤判的歷史恐懼的反映。
政治不穩加劇市場波動
日本國內政治不穩定使市場走向更為複雜。首相石破茂的執政聯盟議席喪失眾多,政治前途面臨挑戰,令對政府支出可能增加的憂慮上升。
政治不確定性削弱日元,同時推高超長期國債收益率。VanEck跨資產策略師Anna Wu指出,本次維持利率更多是災難控制而非方向性決策,因央行擔憂關稅風險及國內政治不確定性。
策略師Mark Cudmore分析,美元兌日元匯率升破150後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關稅被視為拖累美國增長並促使聯儲重新考慮降息前景的因素,市場將繼續關注日本疲弱的經濟表現及債券收益率走勢,這兩者均可能拖累日元。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度影響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市場對其鴿派態度存疑,導致日元兌美元匯率近期大幅波動,突破150關口。此事件涉及貨幣政策預期調整及市場情緒變化,對外匯市場及相關資產價格具一定影響力。
影響範圍: 全球 — 影響涵蓋全球外匯市場,尤其是亞洲及美國市場,因美元與日元為主要交易貨幣。
影響時長: 短線至中線 — 0至12個月,短期匯率波動顯著,中期則視通脹及央行政策調整而定。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但仍有低估 — 市場已反映央行暫不升息,但對未來加息意願及通脹預期調整仍有不確定性,導致波動加劇。
投資策略:
- 短線:利用日元波動性,考慮透過日元相關ETF如WisdomTree Japan Hedged Equity Fund (DXJ)進行匯率避險及套利操作,或採取美元/日元外匯交易策略。
- 中線:關注日本通膨及央行政策變化,投資日本出口龍頭企業如豐田汽車(7203.T)、索尼(6758.T),受惠日元波動及全球需求恢復。
- 長線:鑑於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及通脹目標未根本達成,建議持續關注日元貶值趨勢,配置多元貨幣資產以分散匯率風險。
風險:
- 日本國內政治不穩定可能加劇市場動盪,影響央行政策連貫性及投資信心。
- 美日貿易談判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帶來額外市場波動。
- 全球宏觀經濟變數,如美國加息節奏與經濟數據,將持續影響美元/日元匯率走勢。
其他觀點:
- 部分策略師認為央行鴿派態度是對通膨持續疲弱的合理反應,短期內日元可能維持弱勢。
- 也有觀點指出,若通脹持續上升且物價壓力加劇,央行或被迫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日元或迎來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