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碼短債發行 市場憂長債利率「影子QE」壓低風險

美國財政部大幅擴大國債回購規模,旨在壓低長期收益率,舒緩市場流動性壓力。

當地時間星期三,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加強去年調升的債券回購操作,自8月13日起,長期美債(10年期與30年期)回購頻率翻倍,季度流動性支持上限從每季300億美元調高至380億美元,年度回購目標逾3000億美元。

同時,財政部將繼續增加一年以內的短期美債發行,並小幅擴大通脹保值國債(TIPS)銷售規模。9月10年期TIPS重啟拍賣,規模將增至190億美元,10月5年期TIPS新增拍賣規模約260億美元。

此舉利用新增短債資金,於二級市場購買長債存量,其操作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聯儲的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QE)。

考量貝森特此前言論,市場普遍解讀此舉如同”影子QE”,意即財政部透過操作抑制長債收益率。

長端利率不僅受政府借貸壓力影響,還直接牽動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用成本。DWS美洲固定收益主管George Catrambone接受訪問時指出,高企的長債利率猶如經濟上的枷鎖。

「過高的長期利率是經濟上的一大絆腳石。」

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徘徊約4.36%,30年期收益率接近15%的心理關口。

短債「挑大樑」 貝森特延續前任政策

財政部聲明維持對中長期國債發行的防守態度。財政部明確表示,將在「至少未來幾個季度」保住2年期、30年期國債發行規模不變,與去年初的指導方針一致。

這意味著短期國債在未來數月的佔比預計持續攀升,並持續依靠1年內短債化解聯邦赤字融資壓力。

目前,短期美債約占美債市場發行量20%,已接近財政部借貸諮詢委員會(TBAC)建議的天花板。

分析師普遍認為,儘管貨幣市場基金等領域對短債需求依舊充分,但持續依賴短債將使政府融資成本易受劇烈波動,可能迫使政府維持更高的現金儲備以應對潛在風險。

有觀點指出,此一策略延續了貝森特於入主財政部長前期對短債策略的批評,指其為「人為限制長債發行並選擇保持低借貸成本」。如今,貝森特選擇繼續推行同樣策略。

市場激辯「影子QE」效力

華爾街對財政部擴大回購規模的計劃反應不一,然而高盛早在財政部宣布前已預測回購規模可能提高50%至100%,並評論稱:

「所謂的‘影子QE’,或許是未來趨勢。」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此前也暗示,若美聯儲不採取行動,財政部有一項「大工具箱」可增幅國債回購。這些跡象使市場預計美聯儲與財政部間存在高度協調,並可能走向政策「合謀」,實現對收益率曲線的控制。

貝森特本人也曾透露,毎周與鮑威爾共進早餐會議,凸顯雙方緊密合作關係。

然則,貝森特主導壓低長端利率的務實行動,直接挑戰政府內部政策平衡。

市場憂慮,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或令通脹壓力回升,加劇長債收益率波動性,影響財政赤字可持續性。此外,7月初通過的「大規模減稅案」也加劇了市場對長期財政赤字擴大的擔憂。

投資組合經理指出,即使財政部擴大回購,該舉在整體美債市場仍屬「杯水車薪」,難以有效扭轉因通脹與赤字預期波動導致的收益率上行趨勢。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存在風險,投資需謹慎。文章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個別用戶專屬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審慎評估本文內容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參考資料:Yahoo 財經、彭博社、Zero Hedge、宏觀微觀(MacroMicro)數據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美國財政部大幅擴大短期國債發行規模,並提高長期國債回購頻率,市場普遍解讀為「影子QE」行動,意在壓低長期利率,舒緩市場流動性壓力。此舉對債券市場利率波動及資金成本具有重大影響。
影響範圍: 全球 — 美國國債市場為全球最大且最具指標性的債券市場,其政策變動直接影響全球資金成本與風險偏好。
影響時長: 中短期(0-12個月),因財政部計劃在未來數季持續擴大短期債券發行,並加強長期債券回購操作,影響債券收益率曲線與市場流動性。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被市場預期,但擴大規模與頻率超出早期預測,市場對「影子QE」的理解仍在深化中,存在一定的低估風險。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利用美國短期國債(如美國3個月及6個月國庫券)ETF,例如SHV(iShares Short Treasury Bond ETF),因短債供應增加,利率相對穩定且流動性佳。
  • 中線(3-12個月):關注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波動,考慮配置長短期國債ETF組合,如TLT(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與IEF(iShare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ETF),利用收益率曲線調整帶來的價差交易機會。
  • 長線(12個月以上):因長期利率受壓抑可能持續,建議適度配置防禦性資產與高質量投資級債券,並關注通脹保值債券(TIPS)ETF,如TIP(iShares TIPS Bond ETF),以對抗潛在通脹風險。
  • 股票市場方面,金融股(如JPM、BAC)因利率環境變化及借貸成本波動,短期內波動加劇,建議謹慎操作,聚焦資本充足且盈利穩健的龍頭銀行。

風險:

  • 美國財政赤字持續擴大及債務負擔加重,可能導致長期利率上升,抵消「影子QE」壓低利率的效果。
  • 市場對財政部擴大回購及發行規模的預期調整,可能引發債券市場波動加劇,短期內流動性風險上升。
  • 若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收緊,與財政部的「影子QE」形成政策矛盾,可能增加市場不確定性。
  • 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加劇債市波動,影響投資情緒。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財政部的操作是對聯儲貨幣緊縮的一種補充,意在避免長期利率過快上升導致經濟過度收縮,屬於政策協調的「灰色地帶」。
  • 也有觀點指出,持續的短期債券大量發行可能增加市場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長期可能損害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