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雲集團第二季度亞太地區銷售下降25% 分析師料將持續下滑

開雲集團2024年第二季度的亞太地區銷售額下降了約25%,明顯不及分析師預期的減幅25.1%。

根據集團財報,整體銷售表現受亞太區市場疲軟影響,其中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需求放緩是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日元持續貶值亦對日本市場銷售產生重要影響。但日方市場仍錄得8%的銷售增長,顯示當地市場有一定韌性。

開雲集團繼續推動高端品牌的轉型升級,強化核心競爭力,集中資源於品牌建設、產品策略及分銷體系,目標提升長遠市場佔有率與盈利能力。

此外,來自歐洲及北美等地區的銷售則表現較為穩健,緩解了亞太區銷售下滑的部分壓力。集團副主席表示,未來將加大力度支持及推廣旗艦品牌,並強調可持續發展與人才培育,是集團長遠發展的核心。

整體而言,開雲集團面對複雜的國際市場環境與貨幣波動帶來的挑戰,但依然依託其多元品牌組合和全球網絡,努力維持業績基礎,為未來業務轉型及增長奠定基礎。

參考資料:開雲集團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區域市場銷售分析報告、東吳證券研究所整理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度影響 — 亞太區銷售大幅下滑25%,影響公司業績與市場策略調整。
影響範圍: 地區性影響 — 主要集中於亞太區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同時歐洲及北美市場銷售表現穩健,緩解部分壓力。
影響時長: 中線至長線 — 3至12個月內銷售壓力持續,並伴隨集團品牌轉型及人力培育的長期策略推進。
市場敏感度: 事件部分已反映於市場,但亞太區市場需求放緩的深層結構性問題可能被低估。

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謹慎觀察亞太區消費市場復甦跡象,避免重倉亞太區高端消費品牌相關股票。
  • 中線 (3-12個月):關注集團推動高端品牌轉型及核心競爭力強化的進展,推薦投資於具品牌升級潛力且財務穩健的消費類股,如LVMH (MC.PA)及Richemont (CFR.SW)等歐洲奢侈品龍頭,受益於歐洲及北美市場穩健銷售。
  • 長線 (12個月以上):看好全球高端品牌數字化轉型及人才培育帶來的持續競爭力提升,建議配置相關消費品牌ETF,如Global X MSCI China Consumer Discretionary ETF (CHIQ)以捕捉中國消費升級趨勢的長期機會。

風險:

  • 亞太區經濟增長放緩及消費信心不足,可能進一步壓抑銷售表現。
  • 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及貨幣波動,可能影響跨國消費品牌利潤及市場策略。
  • 品牌轉型及人才培育成效未達預期,可能影響集團長期競爭力及業績恢復。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亞太區短期銷售下滑是周期性調整,隨宏觀環境改善將逐步回升。
  • 也有觀點指出,數字化及全渠道銷售佈局是集團未來增長關鍵,需密切關注執行進度及市場反饋。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