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股推升標普500創新高 投資者警惕市場泡沫風險

今年夏季美國股市持續反彈,標普500指數屢創歷史新高,科技股的高估值引發市場分析師對泡沫化的警告。儘管在聯邦關稅壓力下,近期市場泡沫現象卻未見緩解,且標普500指數在本月突破近4500點,科技股估值創新高,英偉達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水平,重現2021年「Meme股」熱潮。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Dan Ivascyn指出,目前市場狀況與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初期相似,「投資者的投機心態正形成危險局面」。華爾街大型投行包括高盛、德銀、美銀已密切關注並頻頻發布警告,認為投機氣氛的急劇飆升正推高市場泡沫風險。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市銷率已超過3.3倍的歷史高位,反映出投資者對股價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合理性上限。資深投資專家Rob Arnott表示,這種市場狂熱已使泡沫風險達到過去與科技泡沫和散戶抱團熱點相當的水平,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行情處於近70年以來的超高波動期。

市場指標全方位拉警報

研究顯示,標普500股目目前市銷率超過3.3倍,創歷史新高,令投資者對估值和價格持懷疑態度。資深市場分析師巴克萊評論,綜合流動性趨勢、波動率以及市場情緒,現在股市正進入一個與歷史泡沫高度相關的階段。

策略管理人Stefano Pascale提醒:「標普500指數的估值清晰顯示市場處於狂熱狀態。」Arnott更指出,現時市場的市盈率、市現率和股息收益率均接近歷史奇高水準,重大資金流入導致的科技股表現尤其突出,「投資人正處在壓力測試前的關鍵時刻」。

散戶激情重現 Meme股掀起波動性

過去一週,比特幣突圍12,000美元關口,企業與投資者持續湧入加密資產,推動主流金融市場波動加劇。2021年爆紅的「Meme股」再度回潮,散戶資金湧入GoPro、Krispy Kreme等標的,短期內波動劇烈,反映市場投機性激增。

高盛警告,美股中高風險投資活動增多,市場量能和情緒指標已逼近歷史高點,僅次於2000年科技泡沫及2021年散戶抱團熱潮。德意志銀行指出,投資者借錢炒股規模歷史性攀升,6月美國保險債券融資總額突破1萬億美元紀錄。

美銀Hartnett亦指出,泡沫風險由多重因素疊加,貨幣政策寬鬆和監管放鬆推升過度投機,散戶借貸規模與資金流動同步擴大,泡沫效應越來越大。

科技巨頭引領泡沫行情

科技股仍是美股反彈主力,尤其英偉達(Nvidia)和Meta自2024年初以來的表現漲幅分別達100%和50%。Arnott認為,市場對以AI為核心的科技公司估值已進入高度競爭階段,短期內難見挑戰者出現。

Arnott表示:「市場對AI龍頭企業的定價似乎不會在短期內出現分歧。」但他同時警告,若調整時機過早,投資者將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信用市場同步過熱

此外,企業信用市場熱度同步攀升,高評級美國企業債的利差已從年初低點進一步收窄,顯示投資者追求收益的需求依然強烈。德銀分析師懷疑,借貸規模的急劇增加是否與1999年和2007年熱潮有相似之處。

儘管投資者對美國政府過度借貸和美聯儲政策影響有所擔憂,但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強勢增強,顯示市場基本面尚存支撐。美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對一籃子貨幣已累積超過10%的升值幅度。

投資者須謹慎應對風險

摩根大通及瑞銀策略師提醒,市場過度投機風險極高,短期內需密切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及企業盈利表現。下週美聯儲政策會議將成為市場焦點,投資者應謹防市場出現大幅調整。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參考資料:YCharts、Morningstar、彭博社、Research Affiliates、Pimco報告、德意志銀行、美銀、摩根大通、瑞銀、路透社、Yahoo Finance數據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科技股估值飆升,投資者警惕市場泡沫風險。多家大型投資機構及市場分析師發出警告,指出當前市場估值過高且流動性及投機行為活躍,存在短期調整風險。
影響範圍: 全球 — 以美國市場為核心,影響全球股市及科技板塊投資情緒。
影響時長: 中短期(0-12個月)與長期(12個月以上) — 短期市場波動與調整風險增加;長期則反映科技及AI驅動的結構性成長趨勢。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於價格,但泡沫風險及投資者情緒過熱程度被普遍低估。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謹慎操作,考慮減持高估值科技股及標普500成分股,利用波動性交易機會;關注市場調整風險。
  • 中線(3-12個月):選擇具基本面支持的科技龍頭(如Nvidia NVDA、Meta META)及AI相關ETF(如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 BOTZ),同時配置防禦性板塊如企業信用債券ETF(如iShares iBoxx $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ETF LQD)以分散風險。
  • 長線(12個月以上):聚焦AI及科技創新帶來的結構性成長,持續投資於領先科技巨頭及新興AI應用領域,利用技術進步與市場擴展機會。

風險:

  • 市場泡沫破裂風險,尤其標普500成分股估值達歷史高位,投資者情緒過熱可能引發大幅回調。
  • 聯儲局政策不確定性,若通脹持續高企或利率政策轉向收緊,將加劇市場波動。
  • 企業信用市場流動性風險及借貸成本上升,可能影響企業盈利與股價表現。
  • 散戶熱潮帶來的Meme股波動性加劇,短期內可能引發市場非理性波動。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科技股短期估值過高,但長期仍具強勁成長潛力,建議分階段布局並嚴格風險管理。
  • 市場流動性改善跡象顯示,短期內資金面支持仍在,但需警惕流動性快速收緊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 AI技術快速發展促使部分投資者過度樂觀,監管機構對AI金融應用的關注日益增加,未來政策調整風險不可忽視。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