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股熱潮2.0:相同策略 更短的「保質期」

由社交媒體熱議及散戶炒作推動的Meme股熱潮再次席捲美國股市,其核心套路未改,依然是針對被大量做空的困境企業的投機性攻擊。

今年7月中旬,包括Opendoor Technologies、Kohl’s Corp.與Krispy Kreme等數家基本面表現不佳的公司股價出現瘋狂上漲。此次行情並非因企業基本面變化,而是因為這些公司成為社交媒體少數知名人士熱炒的焦點,吸引大量散戶資金湧入。

此輪行情與2021年GameStop及AMC Entertainment的爆紅相似,目標同樣是被網絡人士視為「挑戰華爾街專業機構」的弱勢公司。例如Opendoor股價於7月21日一日飆升43%,當天成交量高達19億股,佔美股總成交量的約10%,期權市場的活躍度甚至超越2021年GameStop瘋潮的峰值。

這種由Meme驅動的股價暴漲,可能為少數人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意外財富,但對於高位追入的投資者而言,意味著巨大的蝕本風險。由於交易行為幾乎脫離公司業務實況及前景,參與Meme股交易的風險極高。

舊故事重演:Meme股共通特徵

Meme股熱潮的關鍵在於目標股票常具備幾個共通特徵。首先,這些股票能激發互聯網群體的想象力,並透過社交媒體意見領袖推廣。這些推廣通常伴隨結合流行文化元素的圖片和視頻,即革命性的「Meme」形式。

其次,購買這些股票被視為一種身份象徵或加入特定社群的方式,投資者在社區內互相鼓勵買入。無論是2021年的GameStop和AMC,還是本輪的Opendoor、Krispy Kreme與Beyond Meat,多數皆為較知名的消費品牌。

此外,這些公司往往具有兩大特徵:一是被專業機構大肆做空,存在龐大的空頭頭寸;二是股價本身較低,為散戶提供更低的參與門檻。當做空觸發回補時,空方買回股份彌補損失,進一步推高股價,造成非理性上漲。

今非昔比:與2021年狂潮有何不同?

雖然劇情類似,但2025年的市場環境與四年前已有顯著差異。2021年疫情封鎖促使投資者居家並活躍於社交平台,加上美國政府發放刺激支票,為股市帶來大量資金流入,Meme股一度成為焦點。而2025年面對利率走高及政策不確定性,投機氛圍有所降溫,但偶發事件仍能催化突發行情。

據媒體報導,本輪Meme股熱潮涉及的股票數量較2021年少,但漲勢更為波動,例如Krispy Kreme於7月23日開盤時股價一度飆升39%,收盤僅漲24.6%,波動劇烈。這種短暫特性部分原因是華爾街機構已建立對沖及應對策略,更快識別Meme動向並反應,令行情難以持久。

意見領袖與監管:推波助瀾與監控爭議

每次Meme股熱潮背後,均可追溯到Discord、Reddit的WallStreetBets板塊或交易聊天平台如StockTwits上的帖子。2021年投資者Keith Gill(網名Roaring Kitty)點燃了GameStop行情。今年7月,對沖基金EMJ Capital創始人Eric Jackson在社交平台X(一度稱為Twitter)發佈連串帖子,推動Opendoor成為散戶熱炒焦點,迅速登上StockTwits活躍交易榜首。

該類行為的合法性備受爭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負責監管市場操縱行為,但需證明有操控意圖。若有人為炒作拉高股價並私利,可能構成違法。然而評論指出,Meme股推廣者往往未披露是否收取廣告費用,交易時間與模式難以受控,增加監管複雜度,也帶來道德質疑。

熱潮為何難以持續?

Meme股熱潮難以長期維持,因需要不斷有新投資者湧入以維繫股價上漲勢頭,2021年疫情及市場環境促成其延續。然而近期案例顯示,熱潮持續時間越來越短暫。2021年5月AMC股價上漲僅維持兩天即回落;2024年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股價於一週內由4美元漲至14美元後快速回吐至仙股水平。

總結來看,2021年AMC與GameStop展現的是散戶群體挑戰華爾街機構的集體情緒,但企業經營基本面遲早會揭示真相,最終導致熱潮迅速降溫與結束。

【風險提示與免責聲明】
市場存在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用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審慎評估本文內容的各種意見、觀點及結論是否符合自身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參考資料:

彭博社、路透社、《CNBC》、《Macrotrends》、各公司官方公告及財報、EMJ Capital官方網站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度影響 — Meme股熱潮引發部分美股個股短期劇烈波動,涉及社交媒體推動及散戶集體行動,對相關個股流動性及波動性影響明顯。
影響範圍: 全球(以美國股市為主,社交媒體影響全球投資者)
影響時長: 短線(0-3個月),中線(3-12個月)
市場敏感度: Meme股熱潮本質上部分已反映於市場價格,但熱潮持續性及波動幅度仍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市場對此熱潮反應仍較敏感。
投資策略:

  • 短線:建議謹慎參與Meme股交易,如Opendoor Technologies (NASDAQ: OPEN)等,利用高波動性尋求短期交易機會,但須嚴格設置止損,避免追高風險。
  • 中線:關注高波動Meme股背後基本面,Opendoor 2024年營收下降逾25%,虧損擴大,分析師普遍持「持有」評級,目標價約1.7美元,較現價有下行空間,建議中線投資者應謹慎評估基本面風險。
  • 長線:由於Meme股多由社交媒體推動,缺乏穩固基本面支撐,長期投資風險高,建議優先配置基本面穩健、估值合理的標的,避免過度追逐短期炒作股。

風險:

  • Meme股價格波動劇烈,受散戶社交媒體情緒推動,存在高波動性及流動性風險。
  • 監管風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Meme股交易行為持監管態度,未來可能出台更嚴監管措施,影響相關股票交易及價格。
  • 基本面風險:多數Meme股基本面疲弱,股價暴漲後可能回落,投資者面臨資本損失風險。

其他觀點:

  • 部分專家認為Meme股現象反映散戶集體行動力量增強,對傳統華爾街機構形成挑戰,但此類現象難以長期持續,最終股價將回歸基本面。
  • 也有觀點指出,隨著社交媒體監管加強及投資者成熟度提升,Meme股熱潮可能逐步降溫,市場波動性將減少。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