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4日,中國證監會召開證監會系統黨的建設暨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建設及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上半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明確下階段證監會系統的建設及改革重點任務。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出席會議並發言。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風險挑戰,證監會系統堅定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扣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主線,協同各方持續推動「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文件落地見效,全力維護市場穩定,推動中長期資本入市、公共基金改革、科創板「1+6」政策措施推進以及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改革等取得突破。
同時,強化監管「長牙帶刺」、有鐵有角,從嚴打擊財務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嚴控增量、懲處存量,穩步推進債券違約、私募基金、金融平台等重點領域風險化解和持續收斂。經過各方共同努力,資本市場經受住了超預期的外部衝擊,市場韌性增強,預期改善,回穩向好的態勢持續鞏固。會議系統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方位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主動接受監察機關監督,推動中央巡視集中特改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此外,會議深入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全面推進學習調查改,從嚴抓好重點問題集中整治,鞏固推進系統反腐敗鬥爭,支持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從嚴查辦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針對性加強公權力監管制約和警示教育,扎實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年」行動,系統全面從嚴治理黨嚴的基調、嚴的氛圍進一步鞏固。
重點強調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內外部環境仍然錯綜複雜、困難挑戰不少,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宏觀政策預期的確定性、中國資產估值修復的確定性等為保持市場平穩健康運行提供了基礎和條件。證監會系統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市場要穩、監管要嚴、功能要強、隊伍要硬四個著力點,不斷聚合穩定的力量、強大的動能,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大局。
參考資料:中國證監會官方公告及相關政策文件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中國證監會公布2025年工作計劃,涉及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及監管體系重構,對市場穩定和長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影響範圍: 本地(中國大陸)為主,並對亞太區及全球資本市場有間接影響。
影響時長: 中長期(3-12個月及12個月以上),因計劃內容涵蓋政策落地及體系建設,影響持續且深遠。
市場敏感度: 部分政策已逐步預期,但深度改革及監管強化措施仍被市場低估,具潛在積極影響。
投資策略:
- 中線(3-12個月):關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推動下的金融科技與券商板塊,推薦券商ETF如華夏滬深300ETF(510330.SZ)及金融科技龍頭如同花順(300033.SZ)。
- 長線(12個月以上):布局受益於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及監管完善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科創板相關企業,如嘉實基金(未上市,但可關注其母公司)及科創板龍頭公司。
- 短線(0-3個月):留意監管強化帶來的市場波動,可利用波動性ETF或防禦性板塊如公用事業ETF(例如南方中證公用事業ETF 510630.SZ)以降低風險。
風險:
- 監管政策落地過程中可能引發市場短期不確定性及波動。
- 外部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干擾改革推進節奏。
- 改革深度和速度若不及預期,可能影響市場信心及資本流動性。
其他觀點:
- 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監管強化有助於提升市場透明度和長期健康發展,短期壓力可視為市場成熟的必經階段。
- 亦有觀點指出,監管力度加大可能壓制部分高風險創新業務,投資者需謹慎甄別成長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