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矽與多晶矽片價格再度攀升,價格博弈持續

多晶矽價格概況:以N型復投料為例,主流成交價格約42美元/kg,N型矽棒密料及顆粒料成交主流價格約為40美元/kg左右。

隨著矽片市場價格順利傳導,拉鋼廠對多晶矽報價接受度提高,新簽訂單整體成交活躍,目前多晶矽綜合價站穩40美元/kg附近。由於拉鋼廠逐漸消耗前期低價庫存,成交量有望進一步釋放。

庫存方面,截至本週,多晶矽行業庫存約37000噸以上,庫存逐步向矽片廠轉移,主要集中在多晶矽跳漲前大批量囤積所致。

供需動態來看,隨著多晶矽價格上揚,部分新疆、青海二、三線廠商可能復工復產,且部分頭部廠商已有提產計劃。整體而言,2024年8月多晶矽生產環比有望增長,但考慮到矽片廠利潤修復及提產計劃,多晶矽月度供需趨於平衡。

政策層面,目前國內反內卷相關政策仍在細化及討論階段,「價格指導」先行止損,進一步「產能退出」政策預計需1至2季度時間落地。

價格趨勢:本週各規格N型多晶矽價格再度報漲,漲幅約在18%-23%不等。目前矽片價格順利傳導後,對多晶矽報價的剝離態度逐步轉向,有效需求回流,支持矽片價格上調更具合理性;後市預計「成本紅線」支撐下,多晶矽價格仍存上調空間。

矽片價格環節

本週矽片主要成交價格:以N型M10矽片為例,主流成交價約1.10美元/片,N型G12主流成交價約1.45美元/片,G12R矽片主流成交價約1.25美元/片。

本月矽片廠開工調整,供需關係趨於平衡,庫存消化明顯。電池片廠商面對前期需求疲軟,開始接納矽片價格上漲,採購量明顯提升。

上游方面,封倉抑制價格初見成效,現逐步由政策引導接力,矽片廠統一報價,周內價格再度上調。在利潤修復背景下,部分廠商下半年有產能提升計劃。

庫存動態顯示,截至本週矽片庫存已進入去庫狀態。

價格趨勢:周內各規格矽片報價整體上調,主因多數廠商嚴格遵守指導價格進行報價。後市若多晶矽繼續供應吃緊並接受提價,矽片仍有價格上揚動能。

電池片價格環節

本週電池片主流成交價格:M10單晶TOPCon電池主流成交價約0.27美元/W,G12單晶TOPCon電池主流成交價約0.275美元/W,G12R單晶TOPCon電池主流成交價約0.275美元/W。

183N規格電池本週漲幅約18%,系統海外需求增長刺激。210RN/210續報漲,但漲幅較高端有所放緩,下游價格傳導延遲,主要組件與終端市場的博弈激烈,成本端漲幅只能通過持續議價實現傳導。

庫存方面,專業化電池企業庫存呈現下行趨勢,供需平衡,庫存壓力較輕。

價格趨勢:本周N型各規格電池片報價持續漲價;國內外備貨拉動需求,漲價階段傳導成功;但後續是否能維持漲勢,取決於組件價格傳導進展。

組件價格環節

本週組件主流成交價:182雙面雙玻TOPCon組件主流成交約0.67美元/W,210雙面雙玻HJT組件主流成交價格約0.72美元/W。

頭部大廠接單相對優勢明顯,部分遺留交貨任務支撐,二三線廠商訂單能見度較差,導致只能持續降價接單。

價格趨勢:頭部廠商堅持執行抱團策略,預計漲幅將逐步降低至0.02-0.03美元/W,二三線廠商受到矽片價格跳漲影響,訂單價格存在小幅上漲,後市價格變動尚未明顯。

後市方面,成本傳導及出口退稅落地利好,海外市場價格傳導鏈條預計較國內更為暢通,價格將領銜上調;國內市場在需求明顯回落背景下,價格波動激烈,組件調漲或出現抑制需求狀況。

海外需求概況

歐洲市場:2024年6月組件價格下調,批量低價組件滲透,影響整體報價中樞,且臨近夏季假期,整體需求逐步回落。

印度市場:DCR組件價格微增,受政府項目推動及部分輔材反傾銷關稅影響,本地組件製造成本上行,但進口組件因供應競爭價格略有回落。

美國市場:FOB產品報價暫穩,7-8月進口貿易政策震盪期,終端觀望心態加重。

參考資料:InfoLink Consulting報告、TrendForce行業分析、各類市場報價資料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度影響 — 太陽能多晶矽及光伏產業的價格波動與供需調整,涉及產業鏈供應鏈動態及政策調整討論,對相關產業與市場有一定影響。
影響範圍: 全球及中國大陸市場為主,涵蓋光伏產業供應鏈上下游。
影響時長: 中短期(0-12個月),部分結構性調整可能延續至長期。
市場敏感度: 目前價格波動與供需狀況部分已被市場反映,但政策層面仍存在不確定性與調整空間,價格上調壓力仍存。

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關注中國及亞洲主要多晶矽與光伏組件製造商,如大全能源(股票代號:688303.SH)、通威股份(股票代號:600438.SH)的庫存調整與價格變動,利用價格波動進行交易機會。
  • 中線 (3-12個月):投資於具備成本控制能力及技術優勢的光伏組件與電池片企業,建議關注TOPCon技術領先企業及相關ETF,如全球光伏ETF(TAN)以分散風險並捕捉行業復甦機會。
  • 長線 (12個月以上):布局新能源發電及儲能相關產業鏈,尤其是高效電池片與多晶矽材料生產商,因為全球能源轉型趨勢推動長期需求增長,建議持有相關龍頭企業股票。

風險:

  • 政策不確定性:中國國內反內卷政策及美國UFLPA法案等可能對供應鏈造成壓力,影響出口和價格。
  • 需求波動風險:全球經濟波動及光伏裝機需求季節性變化可能導致價格和產量波動。
  • 庫存調整風險:產業鏈上下游庫存消化速度不及預期,可能加劇價格波動和企業利潤壓力。

其他觀點:

  • 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及產能優化,價格下行壓力仍存在,但短期內因供應鏈調整與政策推動,價格有望保持相對堅挺。
  • 另有專家指出,長期來看,新能源需求增長將逐步消化短期庫存和價格波動,行業將趨於健康穩定發展。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