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於2025年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於2025年10月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研討制定「十四五」規劃後續政策「十五五」規劃建議,並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與下半年經濟工作。此次會議背景是在國際環境緊張與中美博弈顯著加劇下,保持政策連續性與穩健推進成為關鍵。
會議提出三大特點:一是對內外形勢判斷與4月政治局會議相比更為積極,強調要加快培養新興支柱產業與高質量開發核心城市,避免依賴債務驅動增長;二是明確反對「內卷」現象,轉向重點提升產業質量與市場競爭力;三是資本市場穩定回歸成為基本要求,強調頂住外部超預期衝擊並鞏固經濟回升趨勢。
下半年經濟工作方面,會議突出以下幾點:
- 財政與貨幣政策將從「用好用足」向「落實落細」轉變,著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強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實施;
- 強調反內卷、淡化「低價競爭」,加強市場規範治理,提高產品品質與市場秩序;
- 資本市場被高度重視,要鞏固外部超預期衝擊下的穩定態勢,持續推動資本市場對經濟的支持作用;
- 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進入新階段,尤其在房地產領域,強調依托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穩妥支持房地產投資,及推動地方政府債務市場化改革,防範地方債務風險。
展望未來,政策將保持後續彈性,密切關注外部風險反覆以及國內基本面變化,若下半年外部環境再度惡化,將適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會議強調確保「十四五」規劃中產業鏈定位的穩定與明確性,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與高質量發展。
參考資料:中國國家政務網、財新網報道,人民網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度影響 —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7月會議確立未來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方向,涉及政策連續性、結構性改革及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決策。
影響範圍: 地區性(中國大陸及亞洲市場為主),對全球供應鏈及資本市場亦有間接影響。
影響時長: 中線至長線(3-12個月及12個月以上),因政策落實及十四五、十五五規劃制定影響持續。
市場敏感度: 部分政策方向已被市場預期(如穩經濟、促消費),但對於結構性改革力度及具體措施仍存不確定性,市場反應尚屬低估。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聚焦中國內需及消費回暖相關板塊,如消費品龍頭(例如茅台 600519.SH)、國內旅遊及零售ETF(如華夏消費ETF 159928.SZ),受益於政策強調促消費環境優化。
- 中線(3-12個月):布局高端製造及科技自主板塊,重視半導體、5G及新能源產業,相關標的包括中芯國際(0981.HK)、比亞迪(1211.HK)、隆基綠能(601012.SH),因政策強調技術自立與核心產業發展。
- 長線(12個月以上):關注結構性改革與資本市場穩定推進,配置金融市場改革受益標的如券商ETF(中證全指券商ETF 512000.SH),以及房地產投資風險管控下的優質地產龍頭(萬科 2202.HK),同時留意政策支持的地方政府債券市場。
風險:
- 外部環境惡化風險,若中美地緣政治及貿易摩擦加劇,可能抑制出口及外資流入,影響經濟穩定。
- 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尤其在去杠杆及房地產風險防控方面,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
- 全球經濟放緩及通脹壓力,可能限制政策空間及效果,影響資本市場信心。
其他觀點:
- 部分經濟學者認為,儘管政治局強調政策連續性與穩定,但面對國際不確定性,政策靈活性將成為關鍵,短期內或以穩增長為主,結構改革步伐或較為謹慎。
- 亦有觀點指出,十四五及十五五規劃將加大對科技自主和內循環的支持,長期看有助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帶動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