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與東元宣布策略合作,合力拓展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市場,聚焦AI伺服器業務前景。高盛最新報告指出,此次合作將顯著提升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的競爭力,預計相關業務收入於2025年及2026年分別實現110%與59%的同比增長。
雙方將通過換股方式成立策略聯盟,換股比例為東元以1股換取鴻海約0.305股,交易完成後鴻海將持有東元約10%股權,成為東元第二大股東,東元則持有鴻海約0.519%股份。該換股案目前待主管機關核准,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完成交割。
本次合作旨在整合雙方在機電及資訊通信領域的優勢,共同打造全球AI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標準化與模組化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高標準、模組化的一站式AI伺服器平台,以及機電工程服務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AI伺服器市場前景廣闊,策略聯盟強化鴻海競爭優勢
高盛分析指出,憑藉鴻海在AI伺服器組件、設計與組裝專長,以及東元於機電工程的技術經驗,雙方將能滿足客戶對快速部署生成式AI的高效需求,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
根據市場預測,全球伺服器市場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傳統伺服器出貨量預計2025年和2026年分別僅增長9%和2%,而AI訓練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將分別實現27%及40%的更高增速。AI伺服器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亦將從2024年的49%提升至2025年的54%,並於2026年增至60%。
高盛預計鴻海AI伺服器收入於2025年與2026年實現分別110%和59%的同比增長,相關收入規模將由2025年的約1.7兆新台幣增長至2026年的2.6兆新台幣,AI伺服器收入佔總營收比重將由2025年的21%提升至2026年的29%。
此外,雙方已經在台美等地區積極推進AI數據中心建設,並研發多款高效能AI伺服器組件組合,完整覆蓋從伺服器設計、製造到系統整合的一條龍服務。
此次換股聯盟亦反映雙方共同志在全球AI市場擴張,鴻海正在由單一產線拓展至AI伺服器、電動車及新世代智能終端等核心技術產業鏈,打造集團未來長期成長的新引擎。
參考資料:Mitade Insights、經濟日報、聯合財經新聞、鴻海官方新聞稿、高盛市場研究報告及TrendForce預測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鴻海與東元策略聯盟及換股案標誌著全球AI伺服器市場結構性轉變,涉及重大營收成長預期及產業整合,對相關產業鏈及股價具明顯影響。
影響範圍: 全球 — 合作涵蓋台灣、美國、中東及亞洲市場,目標擴展全球AI資料中心及電動車產業鏈。
影響時長: 中長期 — 3-12個月內完成股權交割,並在2025-2026年實現營收快速增長,長期看好AI伺服器及智慧製造產業結構性成長。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 — 鴻海股價近期已有反應(約3%漲幅),但市場對整合後的規模效益及AI伺服器需求爆發仍有上升空間,屬成長趨勢中被低估。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關注鴻海(2317.TW)及東元(1504.TW)股權交割進度及監管審核動態,利用股價波動進行短期套利機會。
- 中線 (3-12個月):配置鴻海與東元,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年營收預計2025年分別增長約110%及59%,並搭配相關AI伺服器ETF如Global X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Technology ETF (AIQ)以分散風險。
- 長線 (12個月以上):看好AI伺服器產業結構性成長及鴻海在全球AI基礎設施供應鏈的核心地位,建議持有鴻海,並可考慮布局電動車及智慧製造相關產業鏈股票,如Tesla (TSLA)及台積電(2330.TW)。
風險:
- 監管風險:換股案尚待主管機關核准,可能因跨境審查延誤或附加條件影響整合進度。
- 執行風險:雙方產業文化及運營模式整合挑戰,可能影響協同效益及成本控制。
- 市場競爭與供需風險:AI伺服器市場雖快速成長,但北美及歐洲市場可能面臨供過於求壓力,影響毛利率。
- 匯率及地緣政治風險:台幣升值及美墨關稅政策波動可能影響財務表現。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此次聯盟強化鴻海在AI伺服器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優勢,有助提升全球競爭力與毛利率,為長期投資亮點。
- 另有觀點指出,換股比例較低(鴻海持東元10%股權,東元持鴻海約0.52%),需觀察雙方合作深度及後續資本運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