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茅台價格走低至1800元 貴州茅台籌建開發權“手牌”

飛天茅台價格逐步下滑,茅台旗下開發產品保持約40多個碼的平衡或將被打破。2024年7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終端獲得資訊,目前53度500ml飛天茅台散瓶裝價格下滑至1870元/瓶,原箱裝價格則下滑至1920元/瓶。在飛天茅台價格持續下滑之際,坊間的一些消息被視為茅台穩價的“前奏”。據了解,茅台近期推進與各省經銷商聯誼會牽頭組建聯營公司的計劃。基於該計劃,聯營公司能夠在穩定飛天茅台市場價格的同時獲得本省定製文化茅台的開發資格,深耕區域文化酒賽道。

組建聯營公司

白酒行業面臨深度調整壓力下,茅台選擇與各省經銷商聯誼會合作,合力打造酒企與經銷商站在統一戰線上的縮影。

公開報道顯示,茅台日前正推進在各省成立聯營公司的計劃。據悉,聯營公司將由各省經銷商聯誼會牽頭組建,核心定位兩大功能,即承擔飛天茅台價格維穩職責,助力市場價格平穩運行;同時獲得本省定製文化茅台的開發資格,深耕區域文化酒賽道。

從具體規劃來看,各省聯營公司註冊資金設定在5000萬至1億元,由參與經銷商共同出資,具體出資規模因省份情況存在差異。據了解,聯營公司被賦予兩大核心職能,區域市場統籌與文化創新品開發。未來,這些聯營公司將各自引入專業管理團隊負責日常運營。在產品佈局上,聯營公司將聚焦本省文化主題開發特色產品,此舉旨在補充渠道利潤空間並增加非標品收入。相關產品預計出廠價將接近精品茅台酒水平均約2000元以上;單款產品投放量規劃為數十萬,主要滿足區域性收藏消費需求,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逐步進入市場。

針對該坊間傳聞,北京商報記者採訪貴州茅台相關部門,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覆。

白酒行業分析師龐竹青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各省區茅台酒經銷商入股參考額度為53度500ml飛天茅台每套約30萬元入股,入股自願,可少入也可不入。預計將於8月10日前完成聯營公司入股前期準備工作,聯營公司開發本省文化茅台酒仍須走審核流程。

茅台此次推動經銷商成立聯營公司的戰略並非無源之水,而是在過去十年渠道調整的經驗基礎上提出。回顧近十年的發展,茅台從2014年的經銷商擴張到2016年的省級合資公司計劃,構成了理解當前舉措的重要背景。

2013年,白酒行業整體受到政策因素影響,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費場景商務宴請及禮品缺失,導致整體市場消費需求下降。基於價格下跌的背景,為應對行業調整壓力,2013年7月,傳統經銷商收到了茅台首次打破專營渠道所拋出的橄欖枝。據報導,意向渠道商只要當年價999元/瓶的價格進貨30萬元飛天茅台,一次打款6365.6萬元,次年即可成為茅台經銷商,享有819元/瓶的出廠價格。不僅如此,2014年6月,茅台代理權門檻下降到800萬~1000萬元,且通過兩種方式招募經銷商。

不僅如此,時隔兩年,2016年省級合資公司計劃的推出則展現出茅台加強渠道管控的首次系統性嘗試。其時,茅台籌組全國組建省級合資公司,並承諾給予新品專銷、開發產品、費用申請等15項政策支持。據了解,在該計劃之下,茅台推出“貪龍中原”和“雀五羊”兩款地域個性化茅台。但後續因各種原因該項目未能全面落地,並於2019年終止。

儘管看似都是與經銷商進行深度綁定,但如果將2025年茅台聯營公司戰略與2014年、2016年兩次嘗試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出茅台渠道策略的演變軌跡與差異。2014年行業處於低谷期,茅台需要與經銷商共渡難關;2016年行業開始復甦,茅台尋求渠道重構。而2025年則是面臨供需失衡、價格高企的挑戰,茅台亟需穩定市場秩序。

香港資本大佬沈茵表示,2014年和2016年的兩次嘗試僅僅是政策限制,更多是渠道策略調整,但此次設立聯營公司則是增加了經濟下行導致的消費需求收縮因素。

劍指價格持續下探

與各省經銷商聯誼會聯手設立聯營公司的底層邏輯,便與今年年內飛天茅台價格波動密切相關。沈茵明確指出:“茅台此舉意在加強廠商關係建立,共同維持穩定的銷售規模,減輕飛天茅台控價保利壓力。”

北京商報記者整理今年以來飛天茅台批價走勢發現,1至6月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震盪,渠道管控難度不斷加大。

據今日本酒價數據,7月24日,53度500ml飛天茅台散瓶裝批價為1870元/瓶、原箱裝批價為1920元/瓶。相比於年初(1月1日)散瓶裝批價2220元/瓶、原箱裝批價2315元/瓶,分別下滑了15.77%、17.06%。從1-6月數據來看,53度500ml飛天茅台散瓶與原箱批價最高值均出現在2月,其中散瓶裝各月平均批價分別為2218.85元/瓶、2219.23元/瓶、2185.16元/瓶、2104.33元/瓶、2073.23元/瓶以及1939元/瓶,原箱裝各月平均批價分別為2251.73元/瓶、2256.73元/瓶、2215.65元/瓶、2144.17元/瓶、2155.16元/瓶、2066.67元/瓶。值得注意的是,53度500ml飛天茅台散瓶裝、原箱裝批價跛跌2000元大關分別於6月11日、6月15日。

綜觀1-6月飛天茅台批價變化不難發現,呈現出震盪下跌的趨勢。華創食品研究中指出,從上一輪周期批價底部攬合M2、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十年複合定量測算,本輪普茅價格底部應在2000元/瓶附近,且節奏上春節後Q2淡季有望迎來筑底震盪。

對比去年同期水平均,2024年7月24日,53度500ml飛天茅台散瓶裝批價為2395元/瓶、原箱裝批價為2600元/瓶。概粗略計算,相較於去年而言,今年飛天茅台散瓶裝、原箱裝批價分別下滑21.92%、26.15%。

對此,白酒行業從業者指出,1、2月飛天茅台批價處於高位主要由於春節旺季需求激增,經銷商主動囤貨。而隨著春節結束需求回落,疊加i茅台以及部分非標品放量導致飛天茅台批價在3、4月回落。此後5、6月,飛天茅台批價受經濟預期轉弱、投資屬性減弱等因素疊加影響出現下滑。而7月至今,由於聯營公司消息刺激市場預期,飛天茅台批價小幅回升。

批價下跌的同時,終端成交價格也呈現出波動下滑趨勢。北京商報記者登錄餓了麼App查詢發現,目前53度500ml飛天茅台成交價多集中於2000元/瓶以下。其中,在貴州茅台(正大中心店)該產品預估到手價為1901元/瓶,已售出300筆。此外,在北京酒世界(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店)該產品預估到手價為1959元/瓶。

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飛天茅台批發價格回落在茅台方面通常透過加大對非標品茅台(100ml和375ml)的投放力度,影響了市場對飛天茅台的需求,導致市場零售價下滑。

效果幾何

對於聯營公司計劃而言,儘管能夠為解決飛天茅台價格波動問題提供新思路,但從執行層面來看,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其中,在實操過程中,如內部監管機制、利益分配、品牌管理以及能否切實解決當下挑戰等問題是茅台不得不面對的。

龐竹青指出,能否穩定飛天茅台批價,仍需綜合考量,造成這樣的現象不是酒廠的責任,也不是酒廠可以決定或改變的。

除穩定飛天茅台市場情況外,聯營公司計劃的另一重任則在於開發區域性文化酒,此舉也承載著茅台產品多元化與利潤增長的戰略期望。

近年來,伴隨白酒進入深度調整期,在存量市場競爭之下,文化酒及周邊產品成為酒企提供新場景的重要抓手之一。公開資料顯示,文化酒賽道火熱,尤其是生態酒市場規模已超過200億元,且年增速超過30%。而作為聯營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的區域性文化酒開發,雖然市場潛力巨大,卻同時面臨同質化競爭、消費者接受度不高等挑戰。

茅台在生態酒、節氣酒領域早有佈局。儘管推出時火熱,但隨著市場日漸成熟及消費需求轉變,茅台旗下生態酒、節氣酒等部分產品也經歷價格“陣痛”。以2024年貴州茅台龍年生態酒(以下簡稱“龍茅”)為例,其首經銷便被二級市場炒作至8000元/瓶的成交價格,而截至7月24日該產品批價僅為2590元/瓶。此外,貴州茅台蛇年生態酒(以下簡稱“蛇茅”)1月2日批價為3800元/瓶,而截至7月24日該產品批價僅為2130元/瓶。

歐陽千里指出,蛇茅價格下跌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投機者空間,使真實需求的消費者更容易獲得蛇年生態酒。疊加經銷商的配額,茅台蛇年生態酒價格會趨於穩定,投機者少有炒作機會。

如今,當聯營公司計劃“如箭在即”,如何在穩價的同時創造更多利潤空間,成為擺在茅台與其經銷商面前的挑戰。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文化產品為酒企向前發展提供許多幫助,但在文化創上,不少酒企創新力不足且存在複製、重複甚至抄襲現象,未來“科創加文化”的酒類新品將成為重要開發方向。

參考資料:北京商報、華創食品研究報告、中國酒業協會公開資訊、餓了麼平台實時價格數據及市場調查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貴州茅台飛天茅台價格持續下跌至1800元以下,並啟動與省級經銷商組建聯營公司計劃,旨在穩定市場價格並深耕區域文化白酒賽道,反映白酒行業的重大結構調整與行銷策略轉變。
影響範圍: 本地(中國大陸市場為主,影響輻射至香港及亞太區白酒消費市場)
影響時長: 中長期(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涵蓋市場價格波動與行業結構調整)
市場敏感度: 價格下跌趨勢已部分反映於市場,但聯營公司組建及深耕文化白酒賽道的策略仍被低估,未來有望帶來穩定價格及品牌價值回升的潛力。
投資策略:

  • 中線(3-12個月):關注貴州茅台(600519.SH)股價因價格波動帶來的調整機會,利用價格回落布局,因其仍具強大品牌護城河與長期盈利能力。
  • 長線(12個月以上):投資於中國高端白酒行業ETF,如嘉實滬深300白酒ETF(512690.SZ),受益於文化白酒賽道的深耕與市場結構優化。
  • 短線(0-3個月):警惕價格波動風險,短期內可關注茅台價格底部反彈信號,適度參與,但避免過度追高。

風險:

  • 消費需求不振及宏觀經濟放緩可能持續壓制高端白酒價格與銷售。
  • 價格控制與聯營公司執行效果存在不確定性,若無法有效穩定價格,可能影響品牌形象與盈利。
  • 市場競爭加劇,文化白酒賽道產品同質化及消費者接受度不足,可能限制增長空間。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茅台近期價格下跌是行業調整常態,長期依然看好其品牌力和盈利模式。
  • 也有觀點指出,白酒行業需加速創新與多元化,文化白酒賽道是未來重要增長點,但短期內消費者教育與市場培育仍需時間。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