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於當地時間週五在訪問日本期間表示,兩國有望達成“良好”的貿易協議,但暗示這一過程可能需要更多時間。
此次訪問是貝森特首次以財政部長身份訪日。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聖會前向媒體表示,由於本次訪問並非主要談判議題,雙方並未深入討論,但赤澤亮聖對於會面氣氛保持友好,涉及多項話題。
據中央電視台新聞報道,繼日本於7月7日率先向美國提出“關稅通融”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此番言論,似有意向在日美貿易問題上施壓石破茂政府的意味。
貝森特在東京與石破茂會面後表示:“良好的協商比爭吵更重要。美日間達成互利的貿易協議仍屬可能範圍內。”
盡管雙方釋放積極訊號,但距離8月1日美國對日本出口商品的全面關稅調升25%僅剩兩週時間。談判缺乏具體進展顯示,雙方在達成協議方面仍存在相當差距,特別是針對汽車徵稅25%仍是主要分歧點。
日本週日即將舉辦的參議院選舉,可能進一步複雜化談判進程。民調顯示石破茂所屬執政聯盟或失去多數席次,將削弱其在貿易談判中的地位。
關稅爭議成為核心障礙
石破茂於會後告訴媒體,雙方尚未討論具體交易細節,但期望美國國慶日活動能展現穩健的美日同盟關係。他敦促特朗普通過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聖繼續積極對話,以達成互利協議。
貝森特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期待未來繼續正式會談。」他強調互利貿易協議仍可能達成,但同時暗示需要更多時間完成談判。
美日過去三個月的談判至今尚未取得實質成果,汽車關稅25%仍為主要障礙。該項單獨的汽車進口關稅對日本重要汽車業造成沉重打擊。特朗普通稱日本透過非關稅壁壘不公平限制美國汽車進口。
赤澤亮聖自4月以來已七次訪問華盛頓,但6月最後一次訪問期間未能與貝森特面談。他一直透過電話與商務部長霍華德·拉特尼克保持對話,但未取得具體成果。
儘管面臨挑戰,東京至少成功將貿易談判與國防及貿易糾紛分離處理。這兩個領域此前曾遭特朗普通批,指責日本利用美國。
下週赤澤亮聖會談成關鍵節點
在大阪世博會美國國慶日活動中,赤澤亮聖與貝森特曾進行會談,但據赤澤亮聖表示,關稅問題尚未列入本次談判範圍。相反,雙方討論了美日同盟重要性及其他議題。
赤澤亮聖在世博會間隙表示:「我將繼續努力達成保護日本國家利益的互利協議。」他計劃於下週訪問華盛頓,繼續推動談判,這可能是截至8月1日期限前的關鍵機會。
赤澤亮聖方面希望完全取消對日本所有關稅,但考量到美國及其他國家達成的少數關稅協議,該立場看來不太可能成功。
日本週日即將舉辦的參議院選舉可能進一步複雜化談判進程。
最新民調顯示,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支持率下降至20.8%,較上月下跌6.2個百分點,逼近日本政府20%的“水準線”;不支持率升至55%,為其執政以來最高值。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恐難維持過半議席目標。
參考資料:新華社報道、中國央視新聞、東方財富網、BBC中文網、DW中文網
投資策略:
- 短線:關注因美日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及即將生效的25%汽車及零件關稅所引發的市場波動,建議減持受關稅衝擊較大之日本汽車製造商(如豐田7203.T)及相關零件供應商,轉向全球汽車零件供應鏈中受益於供應鏈重組的北美及墨西哥生產基地企業。
- 中線:投資於美日貿易談判有望達成互利協議的相關行業ETF,如涵蓋汽車製造及零件、電子及數字貿易領域的ETF,預期談判進展將於2025年底至2026年初逐步明朗,為市場帶來正面預期。
- 長線:鑒於美日雙方在關稅談判中存在顯著分歧,尤其是汽車25%關稅問題難以短期內解決,建議布局全球供應鏈多元化及新能源汽車(EV)相關產業,特別是受益於美日簽署關鍵礦產協議及電動車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如Tesla (TSLA)及相關電池原材料供應商。
風險:
- 談判進展不及預期,特別是日本國內政治不穩定(如2025年7月參議院選舉結果可能影響談判立場),導致關稅持續維持高位,對日本汽車及零件出口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 美國政府可能採取更強硬的貿易措施或延長關稅期限,增加企業成本並抑制相關產業投資意願。
- 全球經濟環境及通脹壓力可能影響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加劇汽車及零件市場的不確定性。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雖然短期內談判陷入僵局,但美日雙方均有意避免長期貿易衝突,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達成部分互惠協議,特別是在數字貿易及關鍵礦產供應鏈方面。
- 日本汽車產業正積極調整供應鏈,增加在北美及東南亞生產基地投資,以分散關稅風險,這將對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 市場普遍關注2025年7月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因其將影響日本政府在貿易談判中的策略及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