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Fed)將於今晚召開7月利率決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維持基準利率於4.25%-4.5%區間不變,連續第五次維持不變。然而,兩位美聯儲理事可能同時投反對票,這在1993年以來極為罕見,市場高度關注其背後對未來政策走向的指引信號。
目前市場根據FedWatch工具預測,9月聯邦基金利率有68%機率降息25個基點。投資者密切留意Fed主席鮑威爾及副主席傑弗森於會後新聞發布會的言論,尋找是否暗示9月降息的跡象。
政治壓力持續施加於聯儲政策,特朗普持續公開呼籲降息,並批評美聯儲的龐大資產負債表。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建議聯儲內部審查政策操作能力,以回應所謂「職能誤延」問題,反映政策透明與有效性依然是市場焦點。
9月降息預期升溫
今年Fed剩下三次政策會議。花旗經濟學家Veronica Clark分析指出,基於6月Fed官員的中間預測值,今年將降息兩至三次,合計約50個基點,令9月降息機率顯著提升。
然而,銀⾏政策研究機構Bank Policy Institute的首席經濟學家Bill Nelson指出,通膨傳導壓力尚未完全顯現,鮑威爾可能維持謹慎的選擇,等待更多經濟數據確認後,才會對政策方向有更清晰認識。
聯邦基金期貨市場已納入超過60%概率,認為9月會議有降息動作。Fed官員普遍不願看到此概率在審視經濟數據前提前上升。
歷史罕見的理事分歧可能浮現
分析認為,若Fed在會後聲明繼續將政策形容為「穩固」,恐引發部分理事再度投下反對票,可能導致美國就業市場展現更脆弱的跡象。這種理事間的分歧,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降息派」聲音的增強。
除理事分歧外,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數官員仍維持現行觀點,即若缺乏政策支持,就業態勢可能迅速惡化。若兩位理事真的投下反對票,將實為1993年以來首次有兩名理事同時反對政策決議。
此外,鮑威爾與管治層多數成員都傾向維持對通膨的嚴控態度,該立場反映在政策轉折點接近時,理事間通常會出現多元看法,這在歷史上屬正常現象。
9月政策會議前關鍵變量
目前Fed最關注在9月會議前將公布的經濟資料,包括:
- 兩份非農就業報告(其中首份將於本週五公布)
- 兩份通膨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個人消費支出PCE)
- 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實施及市場的相關反應
- 第二季度GDP數據(預計在本週會議前發布)
目前經濟信號混雜。雖然失業率仍處低點,消費力道開始趨於疲軟,製造業裁員加劇,房市疲態明顯,部分數據品質受到質疑,使得經濟前景更難判斷。
美聯儲也最關注關稅政策引發的價格上升是否為「暫時性」。華頓商學院專家認為關稅影響屬於一次性衝擊,不構成政策擾亂,但另有部分官員指出關稅影響可能延續、更持久,投資人需留神市場通膨預期的調整。
此外,近70%的地方Fed報告指出,企業已將關稅成本透過提價或附加費轉嫁給消費者,可能加速通膨傳導。
分析預測,企業提前庫存積壓、降息吸引需求,以及供應鏈中部分關稅負擔延續,或將使得通膨下降進程受到拖累。
特朗普繼續施壓 政治影響不容忽視
特朗普近期對美聯儲的批評聲量再度升高,並透過社交媒體發布支持降息的言論,抨擊美聯儲總裁鮑威爾是「真正的笨蛋」。他計劃明年任期結束後,很快宣布繼任者人選。
雖然一貫強調央行獨立,但市場密切關注政治壓力是否將逐漸滲透政策制定過程,尤其9月會議前夕,這種外部壓力被視為可能帶動美聯儲策略的重大變數。
若美聯儲表態偏向鴿派,恐進一步推升當前的市場擔憂與風險偏好。分析師警告,風險資產已對「軟著陸」定價敏感,倘若鴿派訊號亮起,美元可能續弱,尤其是在特朗普關稅政策落地尚未如市場預期,且數據疲軟加劇的情況下。
同時,政策放緩預期令短期收益率持續承壓,交易員關注鮑威爾是否會調整對政策正常化的態度。
參考資料:美國聯邦儲備局政策會議紀要、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講話、FedWatch期貨工具、市場主流經濟學家分析報告、宏觀經濟數據來源及相關金融媒體綜合報導。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美國聯邦儲備局(Fed)維持利率不變,但市場對9月是否降息存在高度分歧與不確定性,涉及貨幣政策走向與宏觀經濟前景。
影響範圍: 全球 — Fed政策直接影響全球資金流動、匯率、股債市表現及商品價格。
影響時長: 中短期 — 0-12個月,視9月政策會議及經濟數據公布結果而定。
市場敏感度: 市場高度關注且分歧顯著,9月降息預期尚未被完全定價,存在較大波動風險。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建議逢低布局美國科技股ETF(如:Invesco QQQ Trust, QQQ)及高質量成長股,因利率暫維持穩定有利於成長股估值支撐。
- 中線(3-12個月):關注美國金融股(如:JPMorgan Chase, JPM)及消費必需品類股,受惠於經濟數據穩健及政策透明度提升。
- 長線(12個月以上):考慮布局全球多元資產配置,包括新興市場股市及黃金(如:SPDR Gold Shares, GLD),以對沖政策不確定性及通脹風險。
風險:
- Fed政策轉向鷹派或鴿派超出市場預期,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加劇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 政治壓力干擾Fed決策透明度,增加政策不確定性。
其他觀點:
-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Fed可能選擇維持利率穩定,等待更多數據確認通脹及就業狀況,避免過早降息帶來的政策錯誤風險。
- 也有觀點指出,政治壓力可能使Fed在未來會議中更為謹慎,市場需密切關注官員言論及數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