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最新表示,美歐貿易談判尚未結束,在歐美達成初步框架協議後,關鍵領域仍需大量協商,數字服務稅、鋼鐵貿易等多個議題仍待解決。
據悉,美國總統拜登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於上週共同宣佈,美歐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美國將對歐盟輸美產品徵收15%的關稅,歐盟則承諾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及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等。
美東時間7月29日,盧特尼克向媒體坦言,雙方仍在討論未來談判進程,歐盟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政策將成為談判重點,且尚未納入目前協議的鋼鐵與鋁產品貿易也將列入討論範圍。
這份表態顯示,儘管拜登與馮德萊恩上週末已達成框架協議,但多個關鍵領域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這些未解問題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美歐貿易關係穩定性的信心。
美國將繼續就數字服務稅與鋼鐵貿易問題與歐盟磋商
盧特尼克於採訪中表示:「還有許多討價還價的工作要做。」他預計將繼續與歐盟貿易官員保持溝通,探討包括數字服務稅及稅收攻防等問題,這些都將在談判桌上進行磋商。
此外,盧特尼克提到,希望歐盟方面將鋼鐵和鋁產品納入談判範圍,目前這些產品尚未被涵蓋在協議內。
本週二有媒體披露,一名歐盟官員透露,歐盟正推動建立針對出口金屬產品的配額制度,以降低美國對特定歐盟金屬製品的關稅。目前歐盟對金屬出口產品徵收約50%的高關稅。
製藥及汽車產業為談判關鍵
盧特尼克指出,製藥和汽車產業是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關鍵領域。他解釋:「歐洲人達成協議的關鍵在於汽車及製藥。」
關於製藥行業,盧特尼克表示,拜登政府未來兩週內將公布製藥方面的關稅政策,對於非美國生產的藥品,將徵收「相當高額的關稅」。他說:「如果沒在美國境內生產,你就得支付大筆關稅……既然我們要購買你的藥品,你就應該在美國生產它們。」
美歐尋求8月1日前敲定聯合聲明與談判內容
本週二,歐盟高官消息稱,美歐雙方目前正力求在8月1日前敲定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聯合聲明,進一步明確談判成果細節。一經確定,美方將開始降低對歐盟特定產業的關稅。
據央視新聞,拜登總統於上週日表示,當前形勢下,15%的關稅水準平衡為歐盟所追求的最佳結果,且雙方對汽車行業的關稅統一為15%。他並證實,歐盟與美國在醫藥行業也達成一致,將實施15%的統一關稅稅率。拜登承認,歐盟和美國尚未在烈酒領域做出決定,當天簽署的貿易協定框架細節將於未來數週內公佈。
央視提及,在談判決定出爐期間,拜登強調歐盟仍過度依賴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為此,美國從俄羅斯進口更多價格可承受的液化天然氣,這一點頗受歐盟歡迎。
然而,市場對歐盟能否兌現三年內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的承諾表示疑慮。去年歐盟從美國進口能源不足800億美元,要實現新目標將面臨巨大挑戰。
8月1日前完成對等關稅設定
盧特尼克週二確定,8月1日是拜登政府設定所有對等關稅的截止日期,「之後將正式生效」。
他指出,美國與中國談判的時間表與對其他國家不同,美方均將於8月1日本週五前完成對等關稅設置。
「我們有自己的團隊與中國合作。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但對於全球其他地區,我們會在本週五前完成所有工作。」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7月28日至29日,中美經貿雙方領導與美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經貿會談。會談消息稱,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中對等關稅24%部分及中國反制措施如期90天展期。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美國與歐盟就貿易談判達成初步框架協議,涉及關鍵領域如數字服務稅與鋼鐵關稅,對雙邊貿易關係及相關產業具深遠影響。
影響範圍: 區域(歐洲與北美)及全球市場,因雙方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與貿易夥伴。
影響時長: 中線(3-12個月)至長線(12個月以上),因談判細節仍待落實,且關稅政策與貿易協議將影響未來貿易結構與產業布局。
市場敏感度: 部分議題如15%關稅框架已被市場部分預期,但數字服務稅及鋼鐵產品關稅等細節仍被低估,存在調整空間。
投資策略:
- 短線:關注鋼鐵及鋁業相關股票與ETF,如美國鋼鐵公司(X)、鋼鐵ETF(SLX),因關稅政策調整可能帶來價格波動。
- 中線:投資數字服務及科技領域ETF(如Global X Digital Services ETF – DTEC),關注歐美數字服務稅談判進展。
- 長線:能源與汽車製造業,特別是涉及美歐貿易的能源公司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因貿易協議促進投資及供應鏈調整,如Exxon Mobil(XOM)、豐田(7203.T)等。
風險:
- 談判不確定性:部分關鍵議題仍未解決,可能導致雙方關係緊張,影響市場信心。
- 宏觀經濟風險:全球經濟波動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干擾貿易談判進程。
- 政策執行風險:協議細節與執行力度不明,可能導致市場預期落空。
其他觀點:
- 部分專家認為此次協議顯示美國在關稅政策上更具彈性,將有助於穩定全球供應鏈。
- 也有評論指出,歐盟在數字服務稅等議題上仍保持強硬態度,未來談判仍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