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星際之門」項目發展受阻 半年未建成任何數據中心

美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星際之門」(Stargate)項目正面臨嚴重挫折。這個計劃旨在於未來數年投資逾5000億美元建設AI基建,於今年1月在美國白宮宣佈啟動,但迄今不但近期規劃大幅縮減,負責實施的新成立公司尚未完成任何一個數據中心的交付。

媒體於本月22日披露,主導該項目的軟銀與OpenAI在合作關鍵條款上存在分歧,包括建設用地等核心問題。儘管雙方於1月初承諾立刻投資1000億美元,但現階段目標已縮減為今年年底前僅建成一個小型數據中心,且地點可能選在俄亥俄州。

同時,急於保障計算能力供應的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已與軟銀疏遠,並與甲骨文(Oracle)達成價值逾3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協議。這筆獨立交易的規模幾乎相當於「星際之門」項目全年原定目標,凸顯合資項目的推進速度放緩。

儘管項目進展不順,孫正義與Altman在公開場合仍致力維持合作良好形象。上周兩人在軟銀活動中表示,共同初步目標是共建10吉瓦的數據中心,並讚揚該合作為「絕佳拍檔」。

合作夥伴分歧阻礙項目推進

雖然雙方公開表達合作意願,但「星際之門」背後的兩大巨頭在實際操作中持續摩擦。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稱,雙方在數據中心建設用地等關鍵條款無法達成一致,其中一大爭議焦點是如何廣泛利用軟銀支持的能源開發商SB Energy的設施用地。

這種分歧導致項目停滯不前。根據最初設想,軟銀將專注財務細節,OpenAI則負責運營,然而項目至今未能在任何數據中心達成最終協議。消息指出,甲骨文CEO Safra Catz於上月投資者電話會議中直言「星際之門尚未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Altman已在部分並非由合資公司出資的項目上使用「星際之門」名稱。公開文件顯示,該名稱商標由軟銀持有。知情人士指出,OpenAI在德克薩斯州阿比林和丹頓的數據中心項目雖被視為「星際之門」一部分,實際上未獲得軟銀投資。

OpenAI獨立推動大型數據中心交易

面對與軟銀合作的瓶頸,Altman選擇獨立行動。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與甲骨文最新的數據中心協議規模龐大,預計三年內每年向後者支付超過300億美元。該協議總容量達4.5吉瓦,耗電量相當於兩個胡佛大壩的電力,可為約400萬戶家庭供電。數據中心分布於美國多地。

加上OpenAI與CoreWeave達成的小規模協議,OpenAI目前已完成的數據中心交易容量幾乎達到「星際之門」1月承諾的年度目標。據OpenAI估算,投資1000億美元等同於部署約5吉瓦的數據中心容量。

軟銀AI投資策略面臨考驗

儘管面對挑戰,兩家公司領導人均公開表示合作進展順利。上周雙方在軟銀活動中通過視頻現身,Altman表明雙方初步目標是共建10吉瓦數據中心。兩家公司發表聯合聲明,正於多個州推進項目建設,目標是「以超大規模和高速度推進,供應未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星際之門」項目的困境對孫正義的AI雄心構成重大挑戰。過去十年中,他通過旗下兩大基金向未來AI公司投資逾1400億美元,但在ChatGPT爆紅後卻遇到OpenAI及其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同時也因WeWork及建築初創企業Katerra等高調失敗項目遭受批評。

軟銀早些時候向OpenAI承諾投資300億美元,為迄今最大單筆初創公司投資。為完成此筆巨額投資,軟銀不得不承擔新債務並出售資產。知情人士稱,盡管「星際之門」項目推進緩慢,孫正義仍樂觀看待OpenAI,並希望進一步加碼投資。

去年11月,孫正義與Altman於東京會面達成初步協議,隨後提交特朗普通團隊,提出在美國推動大規模AI投資計劃。特朗普通團隊於政權第二日白宮宣佈2029年底前投入5000億美元承諾。

「這是我們黃金時代的開始,」孫正義當時在白宮表示。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個別用戶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自行評估文中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適合其特定情況。投資有賠本風險。

參考資料:OpenAI官方公告、外媒報導,包括Fox Business、Rolling Stone及New York Times等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涉及美國與日本軟銀及OpenAI合作的AI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星際之門」(Stargate)投資規模高達5000億美元,項目推進延遲且雙方在關鍵合作條款上存在分歧,對AI產業及相關數據中心建設有深遠影響。
影響範圍: 全球 — 項目主要在美國推進,軟銀為日本企業,OpenAI為美國公司,且涉及全球AI基礎設施布局。
影響時長: 中長期 — 項目計劃於未來數年(4-5年)內完成,屬於結構性長期趨勢,但近期有短期進展與調整。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但項目推遲和合作分歧可能被市場低估,未來若有實質進展或資金注入,將帶來市場波動。

投資策略:

  • 中線(3-12個月):關注軟銀集團(SoftBank,代碼:9984.T / OTC:SFTBY)股價及其財報表現,因軟銀承諾大規模投資OpenAI,且短期內資本支出及合作動向將影響股價波動。
  • 長線(12個月以上):投資與AI基礎設施相關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及雲計算服務商,如Oracle(ORCL)及微軟(MSFT),因其在Stargate項目及AI計算平台中扮演核心角色,受益於AI運算需求增長。
  • 長線(12個月以上):關注OpenAI相關私募市場動態及其技術領先地位,尋求通過專業私募基金或相關ETF間接參與AI技術創新與應用擴展。

風險:

  • 項目推進不確定性:Stargate項目因雙方在數據中心建設地點、合作模式及資金使用上存在分歧,可能導致進度延遲或規模縮減。
  • 資金壓力與估值風險:OpenAI估值高達3000億美元,融資規模巨大,若未能順利完成資金募集或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將影響相關投資標的。
  • 競爭加劇:全球AI領域競爭激烈,包括中國等國家及其他科技巨頭的挑戰,可能影響OpenAI及合作夥伴的市場份額及技術領先地位。

其他觀點:

  • 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OpenAI與軟銀的合作調整反映了AI基礎設施建設的複雜性與高資本需求,短期內可能出現波動,但長期AI技術發展趨勢不變。
  • 有觀點指出,軟銀作為投資方將持續加碼OpenAI,顯示對AI未來增長潛力的信心,同時也在調整策略以降低風險與提升資本效率。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