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2024年8月1日起,對印度出口美國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及實施其他制裁措施,主因印度持續從俄羅斯購買能源以及軍事裝備。特朗普批評印度關稅過高且存在嚴格的非關稅壁壘,導致美印之間的貿易逆差巨大。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美印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約為1288億美元,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458億美元。印度官員則表示,政府仍維持與美國的對話,力求達成互利的貿易協議。
此次加徵的25%關稅不僅針對普通商品,還將包括對印度自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加徵額外關稅,藉以制裁印度持續購買俄能源的行為。印方則指出,農業與奶製品等敏感產業將持續受到保護,維護數百萬農民的利益。
關稅負擔較其他貿易夥伴為高
特朗普強調,印度是世界上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其對美出口的關稅普遍高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他特別指出,印度大量軍事裝備依賴俄羅斯,也是俄羅斯最大能源買家之一,這令美印貿易談判存在重大阻礙。
俄羅斯能源供應問題戰略關鍵
據Kpler數據,2024年印度超過三分之一的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占比約36%,其中武器裝備也高度依賴俄羅斯供應。此次美國加徵關稅與制裁措施也意在限制印度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以應對俄烏戰爭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
富國銀行新興市場經濟學家Brendan McKenna警告,印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可能影響其國際信用評級及金融市場情緒,促使印度尋求更穩健的能源多元化策略。
印美貿易談判因農業敏感而陷僵局
農業及奶製品市場是美印貿易談判中的主要爭議點。美國致力於開放這些市場,而印度則堅持保護本國農民利益。印度農業部長Piyush Goyal 表示,農業部門對保護農民利益的決心強烈,不會輕易妥協。
近期,美、印、日、歐盟等多方頂尖經濟體正努力尋求多邊貿易協定的解決方案,以降低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但由於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調和,進展仍需時間。
印度減少俄羅斯石油依賴的趨勢
專家指出,印度從2023年底開始逐步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轉而增加其他來源的供應,以減輕國際制裁風險。截至2024年11月,印度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下降約13%,而來自中東等中東產油國的進口增加。
雙方貿易前景複雜且充滿挑戰
美印雙邊貿易結構龐大且棘手,雙方在關鍵產品的關稅問題上持續僵持。2024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預計達1290億美元,而印度對美順差超過460億美元。美國希望印度能夠降低關稅水平,開放更多市場,特別是農產品、乳製品、製藥及汽車等行業,但印度則強調經濟自主與農民保護。
未來幾個月的貿易談判將是衡量雙邊關係的重要風向標,雙方皆表達出希望達成公平協議,但達成的道路仍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
中國新華社報道、美國商務部數據分析、Kpler能源數據、dw.com分析報導、彭博社、市場研究機構報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美國對印度加徵25%關稅及制裁措施,涉及能源供應及軍事裝備,並加劇雙邊貿易逆差,對美印雙邊及全球能源市場帶來顯著衝擊。
影響範圍: 全球,重點影響香港及中國能源供應鏈及國際貿易環境。
影響時長: 中線至長線(3-12個月及12個月以上),因貿易政策調整及供應鏈重組需時間消化。
市場敏感度: 事件尚未完全反映於市場,尤其是能源及農產品供應鏈依賴度高的行業,存在被低估風險。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關注能源價格波動,建議增持能源期貨ETF如美國能源ETF (XLE) 及天然氣ETF (UNG),因印度將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供應緊張可能推升油氣價格。
- 中線(3-12個月):配置印度本地消費及農業相關股票,如印度農業生產及乳製品龍頭企業,因印度政府維護農民利益,相關產業受政策支持穩健成長。
- 長線(12個月以上):關注全球能源多元化趨勢,布局可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產業ETF(如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 ICLN),因地緣政治風險促使能源結構轉型。
風險:
- 地緣政治緊張升溫可能導致進一步制裁及貿易壁壘,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
- 印度與美國談判進展不確定,若雙方未能達成互利協議,貿易逆差及關稅壓力將持續加劇。
-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或通脹壓力加劇,可能抑制消費需求及投資信心。
其他觀點:
-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印度尋求能源供應多元化有助減少對俄羅斯依賴,長遠提升能源安全,但短期內可能加劇市場價格波動。
- 專家提醒,農業及乳製品行業受政策保護強,貿易談判中這些敏感產業仍有較大談判空間,影響雙邊貿易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