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正準備迎來可能是過去十多年來最大季度收入下滑的財報,其核心汽車製造業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市場普遍預計,特斯拉2024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將急劇下降,收入將同比下滑約11%,約為22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或下滑約18%。
在汽車主業承壓之際,Robotaxi及人工智能相關業務是否能支撐公司高估值,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德銀指出,Robotaxi業務正從概念走向現實,計劃在未來6至9個月內車隊規模有望擴大至逾千輛,運營範圍將從德州奧斯汀擴展至加州舊金山、鳳凰城甚至亞利桑那等地。
巴克萊分析指出,特斯拉即將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面臨兩大矛盾:一方面,電動自駕及Robotaxi的宏大願景仍未實現,支撐股價;另一方面,核心汽車業務基本面持續走弱,2025年交付量預計下降10%。特斯拉股價自去年12月高點下挫逾31%,而因市場對Robotaxi業務憧憬下降,股價自4月低點反彈近50%。
汽車主業面臨嚴峻挑戰,毛利率或有改善空間
作為特斯拉支柱業務,汽車業務2024年貢獻約90%的收入及94%的毛利,但目前正陷入困境。
數據顯示,特斯拉已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交付約84.4萬輛,較去年同期下滑13%,連續第二季度同比下降。其中Model 3與Model Y交付約74萬輛。
財務方面,德銀預測第二季度營收約222億美元,主要得益於新款Model Y Juniper的組合更高推高平均售價(ASP)約24%,達41600美元。
毛利率方面,德銀預計汽車業務(不含碳交易)毛利率將自一季度約12.5%回升至約14%,帶動公司整體GAAP毛利率達16.9%,略優於市場預期的16.4%。巴克萊則預估二季度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3.0%,低於第一季度12.5%。不過毛利率水準仍明顯低於過往水平。
巴克萊同時特別關注來自小米SU7的競爭壓力。雖然SU7訂單已達30萬輛,但目前交付周期已超過50周,短期內對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未形成明顯衝擊。
2025年展望:交付目標謹慎,Model Y長軸版本發布在即
展望2025年全年,德銀對特斯拉交付量維持謹慎態度,預計全年交付約158萬輛,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約162萬輛。主要原因是原規劃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低價車型Model Q產量推遲,德銀目前僅預估第四季度銷量約2.5萬台。
盈利能力方面,德銀上調2025年汽車及能源業務毛利率預期,預計整體GAAP毛利率達16.1%,但基準較去年同期降約170個基點。
巴克萊則預計2025年全年交付約162萬輛,較2024年179萬輛下降約10%,行業疲軟將直接導致營收下滑。2025年全年每股收益(EPS)預期從2024年底約3.20美元降至1.84美元,2026年EPS亦呈現類似下滑趨勢。
盡管如此,特斯拉股價估值依然偏高,預期未來盈利回報率(ROE)達142倍,遠高於微軟或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的估值。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計劃於今年秋季推出Model Y長軸距版本(Model Y L),軸距增加7.6英吋,提供真正的三排六座布局。德銀預計該車將於2025年第4季開啟銷售,首季銷量約5萬輛。
此外,特斯拉計劃於9月推出採用NCM/NCA電池組的Model 3+新款,續航里程預計提升至約800公里。
Robotaxi業務全面起航,擴張藍圖引發期待
在核心汽車業務壓力背景下,馬斯克將Robotaxi定位為公司新的增長引擎。2025年6月,特斯拉在美國德州奧斯汀小規模推出自動駕駛Robotaxi試營運,動用約十輛Model Y試點服務。
巴克萊認為,相較於競爭對手Waymo約15至20萬美元的單車成本,特斯拉Robotaxi具備更低成本(約4萬美元),且不依賴高精地圖技術,實現更快的規模擴張。
德銀預計,Robotaxi的車隊規模及運營範圍將在未來6至9個月大幅擴增,車隊規模有望超過1000輛,覆蓋德州奧斯汀、加州舊金山灣區及鳳凰城、亞利桑那等其他城市。
馬斯克曾表示,Robotaxi服務有望在一至兩個月內登陸舊金山灣區,具體時間仍待當地監管機構批准。投資者密切關注即將於財報電話會議中披露的Robotaxi擴張路線圖及實際推進細節。
政策逆風來襲,美國EV稅收抵免終結引發利空
特斯拉股價亦受美國政策變動影響。巴克萊指出,最大利空來自電動車稅收抵免逐步終止。根據目前美國立法,EV稅收抵免將於2025年9月30日正式終止,這將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
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原本可享高達7500美元的聯邦新能源車稅收抵免,計劃2025年9月底後取消,預期將導致第三、四季度美國市場出現大規模提前買車潮,但隨後銷量面臨較大壓力。報告估計,特斯拉全球約20%的銷量將受此稅收終止影響。
此外,汽車行業仍將受益於政策支持減少碳排放,但能源存儲業務(如Powerwall與Megapack等)將面對較高的關稅壓力,預計約55%新能源設備將遭遇較高關稅,對整體盈利構成挑戰。
巴克萊最終重申特斯拉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維持於345美元。巴克萊則維持“持有”評級及275美元目標價,認為短期內股價已反映不確定性。
結語
特斯拉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預示公司正面臨十年來最大壓力,汽車業務交付和收入均下滑。但Robotaxi及人工智能業務的迅速推進,或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力。面對美國EV稅收抵免終止與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特斯拉推進新產品及Robotaxi擴張的進展,評估其股票估值是否合理。
參考資料:
TipRanks、Barron’s、TechXplore、CNBC、Business Insider、Reuters、Tesla官方公告、TopElectricSUV、Consumer Reports、Kiplinger、美國能源部等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特斯拉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汽車銷售及收入大幅下滑,反映汽車主業面臨十年來最大挑戰;同時Robotaxi業務啟動及美國電動車稅收抵免逐步終止,帶來重要產業及市場結構變化。
影響範圍: 全球 — 涉及美國及全球電動車市場、科技創新及新能源產業。
影響時長: 中長期 — 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因Robotaxi業務擴展與政策變動影響持續顯現。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於股價,但Robotaxi業務潛力及美國稅收政策終止帶來的不確定性仍被市場低估。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謹慎觀望特斯拉(TSLA)股價波動,因第二季度財報後股價已下跌逾12%,市場對Robotaxi短期盈利能力仍存疑慮。
- 中線 (3-12個月):關注特斯拉Robotaxi服務在美國奧斯汀等地的推廣進展(如Model Y車隊擴張至1000輛以上),可考慮增持相關自動駕駛及AI技術ETF,如Global X Autonomous & Electric Vehicles ETF(DRIV)。
- 長線 (12個月以上):看好電動車產業結構轉型與智能出行未來,持續布局特斯拉(TSLA)及新能源儲能領域(Tesla Energy),留意公司持續投資AI與能源存儲業務帶來的成長動力。
風險:
- 汽車主業銷量與利潤持續下滑風險,2024年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45%,且美國EV稅收抵免於2025年9月底終止,可能進一步壓縮需求。
- Robotaxi商業化推廣不及預期,監管審批與安全事故風險可能延緩規模擴張。
- 全球電動車競爭加劇,包括新興品牌及傳統車企加速轉型,可能侵蝕特斯拉市場份額。
其他觀點:
- ARK Invest等機構看好Robotaxi未來將成為特斯拉價值主驅,預計至2029年Robotaxi占公司總價值比例可達90%。
- 部分分析師認為特斯拉股價仍高估,短期內盈利壓力及政策挑戰可能導致股價波動加劇。
- 美國政府政策變動,特別是稅收抵免終止,短期內或對消費者購車意願產生負面影響,需密切關注後續政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