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A股金融板塊波動 反「內卷」政策定位與市場影響

本週A股市場出現波動,金融板塊波動幅度最大。主要指數全面上漲,其中滬深300指數和中證2000指數分別上漲1.09%和1.74%。市場成交額方面,滬深全A日均成交額達1.55萬億元人民幣,較上週上升3.34%,市場熱度明顯回升。

本週我們重點探討兩大問題:一是上週金融板塊帶動A股指數衝高的原因;二是反「內卷」政策的層級定位,以及該政策之後市場演繹路徑的特點。

上週金融板塊的拉升成為市場焦點,市場對此存在兩種解釋:一是認為當輪上漲為「四中全會行為預期」;二是抱持「重疊槓桿改變」的政策預期。我們認為這兩種猜測均非本輪市場上漲的主要原因,以下將分點分析。

首先,本輪行情並非市場普遍解讀的「四中全會行為預期」。實際上,今年6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設立“黨中央決策事協調機構”,暗示四中全會的重點可能是進一步強化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而非出台大規模刺激政策。

其次,對於“重疊槓桿改變”等政策預期,我們基於兩點判斷:一是7月8日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保持定力」和「穩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表明政策核心仍聚焦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二是今年以來房地產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限購限貸的進一步放鬆,未出現系統性放鬆或大規模財政刺激跡象。本周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驗證了此判斷,明確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鄉和危舊房改造」,未涉及加快供地放鬆限購限貸等激勵措施。整體報告偏溫和,透露三個信號:一是堅持「房地產迴歸居住屬性」的政策方向不變;二是逐步將存量資產改造提升作為支持房地產投資的新規範;三是房地產對總需求的拉動效用將逐步弱化。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及金融穩定背景下,政策更偏向於“求穩不求快”,以維護風險防控。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本輪指數衝高的宏觀背景與2024年9月3日間兵有關。回顧建國七十週年、建黨百年等歷史重要節點前的市場表現,往往呈現穩定特徵,而非大幅波動。因此,金融板塊短期受益於情緒提振,但不宜急於追高。

反「內卷」政策的層級定位和市場影響,可參照“以舊換新”政策的兩輪行情演繹。目前市場對反「內卷」政策出台後續推進力度高度關注。從多維度來看,該政策在現行政策體系中的層級尚未達到統一頂層規劃,整體由國務院主導,具有一定階段性針對實體經濟導向作用,同時更偏重於資本市場的「預期管理」功能。

反「內卷」政策後續市場演繹路徑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與“反內卷”政策相關的資產價格波動大於相關企業盈利彈性,後者又大於總量彈性。例如市場對汽車、家電板塊股價的反應遠超相關企業基本面的盈利改善。其次,政策對市場行為的帶動可能呈現“双階段”特徵。去年的“以舊換新”行情持續時間超過一個季度,表現為兩波上漲:一是預期驅動;二是政策落地推動基本面修復。本輪以“反內卷”為核心的行情(以光伏、多晶矽為代表)也可能沿此路徑演繹:當前屬於“政策預期階段”,下一階段或隨着“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與實施(計劃於10月15日正式施行)帶來新一波催化。7月9日金觀平發表的文章《讓市場迴歸公平競爭的本源》明確指出,“相關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針對違法行為形成震懾效應”,此將成為第二波政策落地行情的基礎。

最後,反「內卷」政策帶動的本輪行情基本面支撐弱於去年的“以舊換新”行情。值得關注的是,與去年受益於出口高景氣、企業盈利彈性較強不同,本輪光伏、風電等產能過剩問題更嚴重,同時下半年國內市場需求也將進入傳統淡季。因此,儘管反「內卷」政策可能提供階段性支撐,但產業基本面承壓、市場波動性或明顯大於去年“以舊換新”時期表現。

參考資料:中國人民銀行2024年度經濟金融運行報告、彭博、Wind、KPMG中國區金融科技動態報告、深圳證券交易所數據、香港交易所市場概況、滬深股市成交統計及中金公司研報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本文聚焦中國A股金融板塊近期波動與「反內卷」政策的層級定位及市場影響,涉及政策層面明顯調整與市場結構變化,對金融及房地產等關鍵板塊均有顯著影響。
影響範圍: 地區性(中國及香港市場為主,對亞太區及全球資金流亦有間接影響)
影響時長: 中線至長線(3-12個月及12個月以上),因政策落地及市場演繹需時間,且涉及結構性改革與產業轉型。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於短期金融板塊波動,但政策層級定位及後續推進力度仍被市場低估,長線結構性影響有待進一步釐清。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利用金融板塊短期情緒推動,關注滬深300指數(CSI 300)及金融ETF如華夏滬深300金融ETF(510230.SZ),把握政策預期帶來的波動性交易機會。
  • 中線(3-12個月):重點配置受益於政策支持及結構調整的金融板塊龍頭,如中國平安(601318.SS)、招商銀行(600036.SS),同時關注房地產政策逐步放鬆帶來的相關建築及家電板塊回暖機會。
  • 長線(12個月以上):布局政策導向的高質量成長板塊,特別是金融科技、綠色能源及新經濟產業,建議關注科技ETF(如華夏科技ETF 159995.SZ)及新能源龍頭企業,兼顧傳統金融穩定收益與新興產業成長。

風險:

  •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或執行層面出現分歧,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及投資信心受損。
  • 國際地緣政治及中美貿易摩擦仍存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外資流入及市場情緒。
  • 房地產市場結構性下行壓力持續,人口減少及需求疲軟或限制相關板塊長期表現。

其他觀點:

  • 部分專家認為目前市場對「反內卷」政策的預期仍處於初步階段,未來政策細節及落實力度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 亦有觀點指出,政策強調「穩中求進」及風險防控,短期或抑制市場過度樂觀,促使資金更加理性配置。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