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賽道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速度與熱度提升。成立僅兩年半的上海智元機器人(Agibot)於2023年2月成立,並在2025年7月宣布以「買殼」方式快速上市,估值高達150億元人民幣,帶動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等同業紛紛啟動上市計劃。
智元機器人於2023年7月完成近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隨後在2024年完成多輪融資,總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者包括紅杉中國、弘毅資本、比亞迪、騰訊、梅花創投、小米集團及聯想等。其上市動作被視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商業化和規模化的標誌。
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四足機器人研發與產業化,2024年營收突破十億元人民幣,估值高達16億美元。公司完成了多輪大型融資,包括來自深圳資本集團、順為資本、紅杉中國、梅花創投及美團戰略投資等資本支持。2025年中,有消息稱宇樹已啟動赴港IPO籌備工作,成為機器人領域又一重要的公開市場新星。
近兩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融資總額已突破300億元人民幣,遠超以往年度數據。2025年前7個月已新增逾158起投融資事件,涉及工業、個人服務、公共服務及特種機器人等多個子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技術研發和終端應用均成為資金聚焦點。
資本的迅速流入,催生了從技術原型到商業產品、市場規模擴大的飛躍。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的集體出市,預示著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加速邁入成熟階段,吸引更多國內外資本及戰略投資者的關注。
參考資料:香港南華早報、信報財經新聞、新浪財經、36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示資料、企業官網公開資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中國兩大機器人企業智元機器人(Agibot)與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集體擬赴港IPO,總融資額逾數百億元人民幣,標誌著中國機器人產業進入成熟商業化階段,並引發國內外資本及戰略投資者高度關注。
影響範圍: 地區性(亞太區為主,涵蓋中國大陸及香港資本市場),並具有全球產業鏈與資本市場溢出效應。
影響時長: 中長期(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因IPO進程及產業成熟度將持續推動行業資本活躍及技術商業化。
市場敏感度: 部分因素已被市場預期(如融資與技術進展),但集體IPO及產業資本聚集尚屬低估,存在進一步催化空間。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關注港股市場相關機器人及智能科技ETF,如「恒生科技ETF」(3033.HK)及「中概互聯網ETF」(2828.HK),利用IPO消息帶動的市場情緒波動。
- 中線(3-12個月):投資中國機器人產業鏈龍頭企業及供應商,重點關注智能製造、傳感器、人工智能及工業自動化相關板塊,建議關注A股中機器人核心企業及港股中相關概念股。
- 長線(12個月以上):布局機器人及智能自動化產業結構性成長趨勢,配置具備技術領先和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如智元機器人及宇樹科技(待IPO後),以及全球機器人產業龍頭企業ETF(如ROBO ETF,Ticker:ROBO)。
風險:
- 監管風險:中國及香港對新興科技企業IPO的監管政策可能影響上市進度及估值波動。
- 技術風險:機器人技術及商業模式尚處快速演進階段,技術突破與市場接受度存在不確定性。
- 地緣政治風險:美國等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限制及審查可能影響海外資本流入及技術合作。
- 市場波動風險: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可能影響IPO定價及後續股價表現。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機器人產業鏈逐漸完善,企業盈利能力提升,未來將吸引更多戰略投資者及海外資本,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 亦有觀點指出,機器人行業競爭激烈,技術同質化風險及市場需求不確定性仍需密切關注,投資者應謹慎評估企業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