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有望2025年展開「第二波行情」:利好因素齊聚,市場投資機遇增

摩根大通策略部門最新報告指出,日本股市的年終目標位於東證指數(TOPIX)約3050點,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目標則在43000點左右。截至目前,TOPIX指數已上漲約0.37%,日經225指數持平於40360點,顯示市場堅挺。

銀行分析稱,這次的行情上升主要基於三大因素:一是美日貿易協議使市場不確定性明顯降低,尤其是與關稅相關的憂慮大幅消退;二是日本政府擴大財政支出預期推升市場信心;三是強勁的資金流入與大規模企業的庫藏股計劃,提供了良好的供需條件。

儘管短期內日本股市可能出現波動,但從盈利預期看,企業每股收益(EPS)正觸底並開始改善。展望2025年下半年,根據分析,日股有望延續漲勢,開啟「第二波行情」。特別是企業回購計劃將以歷史新高速度推進,直接減少市場股票供應,有效支撐股價。

供需雙重支撐帶動市場動能

一方面,日本企業正積極回購股票,2025年回購規模料將比往年大幅上升,成為市場重要的支撑力量。另一方面,外資投資者連續數月淨買入日股,特別是自5月以來企業信息公布後出現大量買入行為,表明外資對日本股市的信心增強。此外,回購主要集中於現貨市場,突顯其穩定股價的作用。

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仍需警惕

儘管政策面有望持續推動經濟增長與股市向好,但日本國內政治不確定性仍是市場風險之一。日本政府雖目標提升財政支出並強調經濟復甦,但推進過程中存在波動。此外,美國減稅的不明朗和通脹政策亦可能對市場造成壓力,需密切關注。

  1. 國內政治走向依然是首要風險。
  2. 美日投資協議存在溝通差異,可能形成未來風險點。
  3. 美國通脹與貨幣政策風險尚未完全消除。

投資策略建議

摩根大通表示,儘管週期性股票短期可能停滯,但長期仍存漲幅空間。市場指數接近多年低位,為轉折信號。在全球製造業周期影響下,東證指數估值尚具吸引力,日股科技、汽車及工業相關股票仍受青睞。投資者宜重點關注日本國內財政政策推動的領域,如零售、服務、建築及金融業,有望受益於內需板塊景氣復甦。

參考資料:摩根大通研究報告、東證交易所、日經新聞、Bloomberg、Investing.com、東京證券交易所數據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度影響 — 文章聚焦日本股市展望至2025年,特別強調企業回購計劃擴大、外資持續流入及政府財政政策對市場信心的影響,屬於重要的市場趨勢與資金面變化。
影響範圍: 地區性影響(日本及亞太區)
影響時長: 中長期(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結構性趨勢)
市場敏感度: 事件部分已反映於現價,但企業大規模回購及外資持續流入的力度可能被市場低估,具備進一步推升股價的潛力。

投資策略:

  • 中線(3-12個月):聚焦日本大型藍籌股,特別是回購計劃積極的金融股,如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8604.T)等,受惠企業回購支撐股價及提升每股盈餘(EPS)。
  • 長線(12個月以上):關注日本科技、汽車及工業相關股票,因其估值仍具吸引力且受益於全球製造業週期復甦,建議透過東證指數ETF(如iShares MSCI Japan ETF, EWJ)分散投資。
  • 中長線(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留意日本政府擴大財政支出及企業治理改革推動的零售、服務、建築及金融等內需相關行業,受惠於內需復甦及政策支持。

風險:

  • 日本國內政治不確定性及政策推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波動,仍為市場主要風險之一。
  • 美國減稅談判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對日本出口導向型企業產生壓力,影響股市表現。
  • 短期內股市可能出現波動,尤其是週期性股票及高估值板塊,需留意市場情緒反覆。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日本股市估值已反映多數利好因素,短期漲幅有限,建議投資者謹慎布局,注重基本面與政策動態。
  • 亦有觀點指出,隨著企業回購規模歷史新高及外資信心持續增強,日本股市有望迎來新一輪結構性牛市,適合把握長線成長機會。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