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本週維持利率不變 美日貿易談判再起加息爭議焦點

日本央行預計本週貨幣政策會議將維持利率在0.5%不變。受訪的56位經濟學家一致預期,央行本季度經濟展望報告或將上調本財年的通膨預測。

會議的主要焦點在於日本央行何時再度加息。知情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官員認為,在美日貿易談判消除關鍵不確定因素之後,可能考慮再度收緊貨幣政策。

市場定價顯示,目前交易員預計年尾前加息的機率約為80%,而10月作為下一次加息時點的呼聲逐漸升溫。

美日貿易談判不確定性降低

美日貿易談判是此次央行會議的關鍵變數。根據協議,美國將對包括汽車在內的日本商品統一徵收15%的關稅,比之前適用於全球汽車進口的25%低。作為交換,日本承諾設立一個規模高達5500億美元的基金,用以直接投資美國。

協議將日本大部分關稅設定為15%水平,特別是汽車關稅自特朗普2018年4月徵收的25%降至15%,這對日本經濟核心部門形成重要緩解。

美日關稅協定達成後,市場對日本央行加息的預期出現大幅反彈。

野村統計顯示,截至7月28日上午,隔夜指數掉期(OIS)市場預計,10月貨幣政策會議(MPM)加息約25個基點的機率為65%,12月加息概率達80%,2026年1月加息概率甚至接近100%。

儘管不確定性有所緩解,考慮到美日仍在細節談判中,央行將繼續採取觀望立場作為預防措施。美銀表示,市場對10月會議加息65%的定價可能過高,近期加息預期面臨回調風險。

日本央行近期也表達了類似謹慎立場。官員們認為,談判結果大致在預期範圍之內,央行可能沒有必要大幅調整整體經濟前景。日本央行副行長及主要政策制定者近期表示,即使美日協議是重大突破,不確定性依然較高。

10月成下次加息熱門時點

目前市場已完全定價明年1月加息,10月作為下次加息時機的呼聲越來越高。包括德銀、巴克萊在內的機構均將下一次加息預期提前至今年10月。

但高盛認為,基礎通膨和長期通膨預期尚未達到2%,且沒有金融失衡跡象,央行無需緊急加息。央行可能等待明年春季企業資本支出回升後再行動。明年1月加息依然是基本情景。

野村表示,鑒於美日和歐美貿易談判均已實現較低15%關稅率,且特朗普整體關稅立場有所軟化,年底或財年內恢復加息的可能性確實在上升。不過市場已充分定價1月加息,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

即使加息空間有限,日本央行仍存在執行空間。

儘管市場對短期加息預期大幅上升,但對終端利率預期漸趨溫和。通常被視為終端利率預期替代變數的「兩年後一年的利率(2y1y)」僅升至略高於1.0%的水準。

野村解釋,儘管關稅稅率已從高峰回落,但相對於去年幾乎為零的基準,目前已漲至15%,這可能對日本乃至全球中長期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並對中性利率構成下行壓力。

通膨前景:局部上調但整體框架不變

通膨方面,預計在食品價格推動下,日本央行將上調短期通膨預期。今年春季基本工資增幅約3.7%,超過去年3.6%,4月傳統調查期間食品價格漲幅居高不下,尤其是大米等主要食品持續高漲。

受此影響,日本央行預計2025財年核心CPI預測從2.2%上調至約2.5%。

中期通膨路徑或維持不變。

美銀預計,儘管短期預測上調,央行仍預計通膨率至2026財年將放緩至2%以下,並於下半年重回2%目標,2027財年的核心CPI及新核心CPI預估維持2%附近不變。

央行對經濟和價格前景風險評估可能從「下行風險較大」調整為「上行與下行風險基本平衡」,反映貿易協議和近期通膨展望積極影響。

債券市場:政治風險逐步緩解

目前日本政治不確定性正在推高長期收益率曲線。

石破茂是否辭職、誰接任自民黨總裁及首相、野黨是否加入聯盟等問題仍不明朗,增加了財政政策預測難度。這些因素透過財政和不確定性溢價推升日本債務收益率曲線變陡。

但這種溢價有望逐步回落。野村預計石破茂是否辭職有望於8月明朗,繼任者將在秋季確定,年底前將明確野黨是否加入聯盟及是否削減消費稅。

隨著政治與財政政策不確定性逐步緩解,日債收益率中的財政及不確定性溢價亦將回落。

10年期日債仍具吸引力。即使按市場預期央行政策利率升至1.0%且充分定價加息1.25%,若溢價回落,持有收益和波動收益仍將超過資本損失。目前10年期日債的持有收益約11個基點,波動收益約為10個基點。

參考資料:日本央行官方報告、野村證券分析、Bloomberg、彭博社、路透、香港01、Wallstreetcn、BBC中文、New York Times中文網、信報及相關市場數據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等影響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並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彈性,配合美日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及全球經濟風險,市場對日本貨幣政策及美日貿易協議關注度提升。
影響範圍: 區域(亞洲-太平洋,含日本與美國經濟體)及全球金融市場間接影響。
影響時長: 中線(3-12個月),因貨幣政策調整與貿易協議影響屬漸進且需觀察後續經濟數據及政策動向。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於市場價格,尤其利率維持預期內,但對於收益率曲線控制彈性調整與美日貿易協議的潛在影響仍被低估。

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關注日本政府債券(JGB)市場,因央行維持利率且加大收益率曲線控制彈性,建議逢低布局日本長短期公債ETF,如iShares Japan Government Bond ETF (Ticker: JGB)以捕捉利率波動機會。
  • 中線(3-12個月):受惠於美日貿易協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將受益,建議關注日本汽車製造商如豐田汽車(Ticker: 7203.T)及本田(Ticker: 7267.T);同時關注美國汽車零售與製造相關ETF,如Global X Autonomous & Electric Vehicles ETF (Ticker: DRIV)。
  • 長線(12+個月):日本經濟仍面臨人口結構與通膨壓力,建議配置涵蓋亞洲成長潛力的多元化股票ETF,例如iShares MSCI Asia ex Japan ETF (Ticker: AAXJ),以分散風險並捕捉區域經濟成長。

風險:

  •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可能因全球及國內經濟不確定性而出現意外調整,尤其通膨持續高於預期可能迫使提前加息。
  • 美日貿易談判仍存不確定性,關稅與非關稅壁壘調整可能影響汽車及相關產業盈利。
  • 全球經濟放緩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影響投資情緒與資金流向,波動性升高。

其他觀點:

  • 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短期不會大幅改變寬鬆政策,利率維持低位將持續支撐日本股市及債券市場。
  • 美日貿易協議雖降低部分關稅,但結構性挑戰仍存,長期需觀察兩國政策協調及全球供應鏈變化。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