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率互換曲線持續倒掛約七個月後於近期結束,市場預期刺激政策將重振經濟增長。
Wind數據顯示,中國五年期與一年期利率互換(IRS)利差自上週轉正,本週二五年期利率互換繼續小幅上升1.56個百分點,五年與一年期利差進一步拉大至約5個基點,為去年12月以來最高。此前2月倒掛幅度曾一度超過15基點。
離岸非交割利率互換(NDIRS)利差轉正後,週二擴大超過4個基點,創今年11月來新高。
最新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逐步復甦: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約5.3%,經濟運行整體穩定;6月社融和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同樣優於預期。
隨著政策繼續強化「反內卷」導向,強調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及產能過剩問題,並推進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逐漸擺脫低物價狀況抱持期待。目前利率曲線的正常化標誌著市場對中國經濟長期走勢判斷的關鍵轉折,對貨幣寬鬆的預期正朝政策正常化方向發展。
友山基金聯席主席投資官許永誠指出,長期經濟轉好值得期待,市場預期先行修正,利率倒掛結束是投資者調整預期的第一步。
澳新銀行策略師呂兆鶴認為,多重利好促使交易員推高利率互換,目前長期利率上升趨勢或將持續,利率曲線陡峭化才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利率互換曲線整體趨勢仍偏向平穩,兩年期產品利差依然偏低。數據顯示,兩年與一年期利差倒掛程度自去年二季度以來雖持續收斂,但目前仍處於負值區間。
許永誠認為,整體利率互換曲線基本平穩,意味市場認為降息周期已近尾聲,下半年或降息周期剩餘時間有限,最多下調20個基點左右。
參考資料:Wind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中銀國際策略分析、澳新銀行市場觀察、彭博報告、香港金融市場觀察。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利率互換曲線倒掛結束,伴隨中國經濟復甦持續及政策刺激預期,對利率市場及宏觀經濟有顯著影響。
影響範圍: 地區性(中國及香港市場為主,並對亞太及全球資本流動有間接影響)
影響時長: 中線至長線(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結構性趨勢)
市場敏感度: 部分尚未充分反映 — 利率互換曲線正向轉變顯示市場對中國經濟刺激政策及復甦預期逐步樂觀,但利率曲線整體趨勢仍偏穩定,利差產品仍處於低估值區間,市場對長期經濟走勢仍有疑慮。投資策略:
- 短線(0-3個月):關注中國政府持續推動的經濟刺激政策及其對利率市場的即時影響,建議配置中國利率互換相關衍生品及中國債券ETF(如iShares China CNY Bond ETF,代號CNYB)以捕捉利率曲線正常化帶來的收益機會。
- 中線(3-12個月):隨著中國經濟復甦穩健,推薦增持中國高科技製造及基建相關股票(例如中芯國際 0981.HK、上海機場 600009.SS),受惠出口與基建投資;同時配置香港交易所(0388.HK)因其推動離岸人民幣債券期貨,利率市場流動性提升。
- 長線(12個月以上):鑑於中國經濟結構性轉型及利率市場逐步成熟,建議布局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組合,包括國企改革受益股及金融服務板塊(如中國平安 2318.HK),並關注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帶來的長期資本流入機會。
風險:
- 中國經濟復甦可能受制於內需疲軟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政策刺激效果有限。
-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影響出口增長及外資信心。
- 利率互換市場流動性及信用風險仍存,利率走勢若出現意外波動,相關衍生品風險加大。
其他觀點:
- 部分國際機構及研究報告對中國官方GDP數據持保留態度,認為實際經濟增長可能低於官方數字,投資者應保持審慎。
- 經濟學者指出,中國短期內復甦動能有限,長期仍需深化結構性改革以支撐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