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全球投資者幾乎形成共識: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和財政赤字將削弱美元與美股前景,歐洲股市、新興市場及黃金因此成為所謂的“避險港”。然而,現時這套資產配置邏輯正面臨劇烈反轉。
美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增長超預期,美元半年度走勢強勁,市場預期2025年首個季度通脹仍將保持在約3%,推高美元及美股。尤其在人工智能(AI)熱潮推動下,美股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相比之下,之前表現強勢的歐洲股市、新興市場資產和黃金整體表現冷淡,黃金價格已連跌三個月,新興市場股指近三日接連下挫,歐元兌美元大幅下跌1.15%,創2023年5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歐洲股市相對美股的優勢已逐漸消失。
全球資產重新定價是否已到臨界點?
分析人士指出,在加息加劇、信心混亂的當下,一個核心共識正逐漸形成:全球貿易中「非美交易」資產的估值正在被重新評估。
此前押注美元貶值的趨勢型對沖基金(CTA)正逐步撤出,減少了歐元空頭及削弱對歐洲股市的拋售壓力。美歐達成的貿易協議框架緩解了部分全球貿易緊張,亦動搖了以歐元、黃金和新興市場股票為代表的“非美資產”的低估策略。
美元資產強勢可持續?
Edmond de Rothschild資產管理的Michael Nizard表示:「我們看到資金流向美股、貨幣市場及市場動能轉強,但預計這種趨勢不會持續至年底。」他計劃於歐元兌美元匯率約1.14時開始購買歐元。
Pictet資產管理負責多資產的Shaniel Ramjee認為,美國資產目前是市場持續支持的交易方向,且正在逐步恢復對美元的偏好。他本人亦準備增加美元資產配置,因為美國經濟及企業盈利有望繼續跑贏歐洲。
巴克萊策略分析師Emmanuel Cau則警惕,美元反彈可能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關鍵痛點交易”,由於對沖基金撤出歐洲股市及美元空頭,市場情緒正在轉變。這波變化直接導火線是美歐上週末達成的貿易協議框架,此舉緩解部分資產重估的壓力。
美元資產長期強勢存疑
Edmond de Rothschild資產管理多策略主管Michael Nizard指出:「我們預期資金將流向美股與貨幣市場,但趨勢難以持續至年底。」並表示將在歐元兌美元匯率接近1.14時買入歐元。
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研究員Monica Defend仍看好美元長期走弱,主要因特朗普的借貸計劃及聯邦儲備局貨幣政策獨立性受到持續挑戰。不過,她也表示若美國經濟增長從現在開始持續超出預期,會改變其看法。
Defend預期美國科技股和人工智能熱潮將繼續推動美股優於其他市場,但同時預計一旦通脹推高消費者價格,美國經濟增長將趨緩,美元強勢將有限,市場波動將加劇。
英國對沖基金Nutshell的首席投資官Mark Ellis則持更加謹慎態度。他指出歷史數據顯示,在標普500指數8月及9月通常表現最差,波動率最高,本周正是減倉、進入防守狀態的好時機。
Barclays策略主管Emmanuel Cau在報告中發出不同警告,他指出美元強勢的反彈可能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關鍵痛點交易”。隨著對沖基金撤出歐洲股市並減少美元空頭押注,市場情緒正實質產生轉變。
如果美元強勢持續,將利好2024年以來受惠於非美資產配置的投資者陣營,令全球股市、新興市場及黃金資產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Edmond de Rothschild 2024年度業績亮點
截至2024年底,Edmond de Rothschild資產管理旗下資產總規模達到1840億瑞士法郎(約2040億美元),同比增長12%。淨資金流入達63億瑞郎,較2023年增長3.8%。資本充足率(Tier 1 Ratio)為19.7%,流動性覆蓋率(LCR)高達193%,資產結構穩健。
集團強調長期價值創造與風險管理,在全球市場挑戰中保持韌性。未來將持續聚焦其核心業務,並加大對人才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以鞏固市場地位。
主要資產管理觀點
- 偏好固定收益,尤其是投資等級債券、混合企業債及新興市場債券。
- 對股市保持中性但正面態度,等待美聯儲首次降息信號,關注歐洲小型股機會。
- 強調人工智能熱潮將支撐科技股表現,但同時警惕通脹推升消費者價格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
參考資料:美國經濟第二季度GDP數據報告、Markets.com分析、Yahoo 財經報導、Edmond de Rothschild官方2024年財報及市場展望、Pictet資產管理分析、T. Rowe Price市場展望報告、世界黃金協會2024年金市研究報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 全球資產重新估值涉及美股、港股及非美資產配置,反映宏觀經濟與政策變動對市場結構的重大影響。
影響範圍: 全球 — 事件牽涉美國經濟數據、美元強勢、歐洲股市表現及新興市場資產波動,對全球資產配置具廣泛影響。
影響時長: 中長期 — 3-12個月至12個月以上,因市場估值調整及資金流動趨勢可能持續影響資產價格與投資策略。
市場敏感度: 部分已反映,但美元強勢及美國經濟持續強勁的風險仍被市場低估,存在調整空間。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利用歐洲股市相對低估,參考Barclays策略師Emmanuel Cau建議,適度配置歐股ETF如STOXX Europe 600 (Ticker: SXXP),把握可能的反彈機會。
- 中線 (3-12個月):重點配置美股科技及人工智能相關股票,因美國第二季GDP增長強勁且AI熱潮推動科技股創新高,建議關注NASDAQ 100 ETF (Ticker: QQQ)及相關龍頭股。
- 長線 (12+個月):鑑於Edmond de Rothschild及Pictet資產管理觀點,建議增加美元資產配置,利用美元強勢優勢,並配置新興市場債券及黃金等避險資產以分散風險,參考黃金ETF (Ticker: GLD)及新興市場債券ETF (Ticker: EMB)。
風險:
- 美國經濟若出現意外放緩,可能導致美元及美股回調,影響全球資產價格。
- 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全球貿易政策變動,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性。
- 美元持續強勢可能壓抑新興市場資產表現,增加資金流出壓力。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美國經濟增長數據被高估,實際增速可能放緩,短期內市場波動加劇。
- 另有觀點指出歐洲政治風險仍存,需謹慎評估歐股投資時機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