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7月28日至8月3日)中美重大經濟及財經事件前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7月27日至30日訪問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雙方持續商討中美貿易爭端後續動向。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於當地時間7月22日在採訪中表示,第3輪中美貿易談判將於下週一、週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雙方此前已於日本和倫敦分別進行兩次會談,目前預期8月12日為暫停加徵關稅的截止日,最新一輪談判時間有望推遲。
- 中方外交部發言人郭嘉寧7月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方對於關稅問題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期望美方與中方一道落實兩國元首會談達成的共識,促進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展。
- 特朗普稱將於8月1日開始徵收對所有進口美國的鋼鐵附加50%關稅,貿易戰持續緊繃。
- 日本央行預計將於7月末召開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其基準利率將維持在0.5%不變。
-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於7月31日公佈7月份製造業PMI數據,反映製造業景氣變化趨勢。
- 美聯儲FOMC利率決議高度關注,市場一致認為7月會議將維持利率不變,持續觀察經濟數據對政策的影響。
- 美國7月及8月非農就業數據將分別於8月1日及9日公布,是市場重要參考指標。
企業財報動態:
- 微軟公佈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季度收入為696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12%,AI業務年化運行率達1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5%。
- Meta(Facebook母公司)將於7月30日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市場預期營收約445億美元,全年EPS預測約為23.79美元。
- 蘋果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達95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淨利潤1.65美元每股,iPhone銷售持續增長,服務收入率穩定。
- 亞馬遜將於7月31日公布第二季度業績,重點關注AWS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業務的增長表現。
- 高通第二季度財報收益顯著,QCT部門營收達95億美元,汽車部門同比增長59%。
- 波音公司第二季度財報交付150架商用飛機,同比增長63%,核心業務經營狀況良好。
- 星巴克宣布2025年中期在中國門店將達9,000家,員工超過95,000人,營業利潤目標翻倍,持續推動本土市場擴張與數字化轉型。
- 信達生物將於2025年4月底參加AACR年會,公布多項抗癌創新藥臨床前數據,展現全球研發實力。
重要經濟數據及市場趨勢:
- 美國一季度GDP初值為負0.5%,但市場仍看好2024年底至2025年的經濟穩健成長。
- 6月美國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2%,年增3.3%,反映通脹壓力略有升溫。
- 美國7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就業人數持續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緩,失業率維持低位。
- 中國6月製造業PMI三大核心指標均呈回升態勢,生產與內需穩步增強。
參考資料:美國財政部、白宮、BBC、美聯儲官網、美國勞工部、國家統計局、BOJ官網、微軟投資者關係頁面、Meta官方公告、蘋果新聞發佈、亞馬遜官方新聞、Qualcomm財報、波音新聞稿、星巴克官網、信達生物官網及AACR年會資料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高影響
影響範圍: 全球
影響時長: 中線 (3-12個月)
市場敏感度: 大致已反映,但部分企業業績亮眼,對科技股及美國貨幣政策觀察仍具潛在推動力投資策略:
- 短線 (0-3個月):關注美國聯邦儲備局(Fed)維持利率不變,市場對9月可能降息保持期待,建議持有美元資產及美國債券ETF如iShare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IEF)以鎖定利率穩定帶來的收益。
- 中線 (3-12個月):看好科技板塊,特別是人工智能及雲端服務領域。建議配置Microsoft (MSFT)、Apple (AAPL)及Meta Platforms (META)等龍頭科技股。MSFT第二季度營收達696億美元,AI業務年化運行率增長175%;AAPL營收954億美元,iPhone及服務業務持續增長;META預期營收約445億美元,AI投入持續加碼。
- 長線 (12個月以上):中國製造業PMI回升至50.4,顯示製造業景氣復甦,建議關注中國製造業及出口相關產業ETF,如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 (FXI)及MSCI China ETF (MCHI),同時留意中美經貿談判進展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風險:
- 中美貿易談判不確定性仍高,關稅政策及雙方政治因素可能干擾市場情緒及供應鏈穩定。
- 美國就業數據疲軟(7月新增非農就業11.4萬,低於預期),失業率上升至4.3%,可能影響消費及經濟成長動能。
- 中國出口需求仍然疲軟,外部環境複雜,製造業新訂單增長有限,出口面臨壓力。
- 科技股估值偏高,若宏觀經濟或政策環境變化,可能引發股價波動。
其他觀點:
- 部分專家認為美聯儲短期內維持利率穩定利於股市,但長期仍需觀察通膨及經濟數據變化。
-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與私營機構Caixin PMI數據存在差異,顯示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的看法尚有分歧。
- AI及雲計算技術發展為科技巨頭帶來強勁增長動能,但同時面臨監管風險及競爭加劇。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