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24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3.5%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4年1至6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3511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12083.9億元,微增0.3%;股份制企業利潤26243.3億元,增長1.5%;外商及港澳臺資企業利潤8614.9億元,增長11.0%;私營企業利潤9193.6億元,增長6.8%。

從主要行業來看,採礦業利潤總額6156.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8%;製造業利潤總額24985.1億元,增加5.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3968.8億元,增長23.1%。

具體到細分行業,彩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78.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7.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4.0%,紡織業增加19.3%,農副食品加工作業增長19.2%,汽車製造業增長10.7%。而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利潤下滑5.4%,紡織業下降8.1%,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9.0%,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下降11.5%,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24.8%。

在營業收入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至6月營業收入總額64.8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營業成本55.31萬億元,同比增長2.9%;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41%,較去年同期提高0.03個百分點。

此外,截至6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達172.05萬億元,增長5.7%;負債合計99.07萬億元,增長5.4%;所有者權益合計72.97萬億元,增長6.0%;資產負債率為57.6%,較去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6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為24.75萬億元,增長8.6%;產成品存貨6.37萬億元,增長4.7%。

1至6月,每百元營業收入中成本為85.27元,微增0.02元;費用為8.43元,微增0.05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營業收入76.3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2.4元;平均營業收入為178.8萬元,增長7.5萬元;產成品存貨週轉天數為20.3天,延長0.2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66.2天,延長3.5天。

總體而言,2024年前半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回升,結構性差異明顯,新能源與電子製造業呈現較快增長,傳統石化及煤炭行業仍面臨壓力。

參考資料:國家統計局《2024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報告》

市場重要性與影響評估: 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24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3.5%,顯示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回升,具有中等至較高市場影響力,尤其反映中國工業結構調整與新興產業增長趨勢。
影響範圍: 地區性(中國及亞太區)
影響時長: 中線(3-12個月)及長線(12個月以上結構性趨勢)
市場敏感度: 部分利潤增長數據已被市場部分預期,但新興產業如新能源及電子製造業的快速增長可能仍被低估。

投資策略:

  • 中線:關注中國新能源(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及高科技製造業,建議配置相關A股ETF或港股新能源龍頭如隆基綠能(601012.SH)、比亞迪(1211.HK),以及電子設備製造龍頭企業。
  • 長線:布局中國製造業升級及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利用相關主題ETF(如中證製造業ETF 512000.SH)及港股優質工業股,捕捉結構性成長機會。
  • 短線:鑒於傳統石化及煤炭行業利潤下滑,建議減少對相關行業的直接暴露,並關注政策支持及市場情緒的短期波動。

風險:

  • 中國經濟整體增長放緩及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可能拖累部分傳統工業企業盈利表現。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中美關係波動可能對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產生負面影響。
  • 新能源及高科技行業競爭加劇,企業盈利能否持續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其他觀點:

  • 部分分析師認為中國工業利潤增長反映政策刺激及基建投資回暖,但消費需求疲軟仍是隱憂,需關注下半年內需恢復情況。
  • 有觀點指出,傳統能源及重工業面臨環保及轉型壓力,短期內利潤承壓,但長遠看有望通過技術升級實現轉型。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個人投資建議,亦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情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